另外,洗肾、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异常、特定药物的使用(如降血压的利尿剂、降血脂药物、气喘药物、精神科药物)等等情况,也可能引起体内电解质失衡而导致抽筋。
三、抽筋怎么办?
(一)抽筋的处理方式,学会这个原则再也不怕抽筋!
由于抽筋是肌肉痉挛,所以发生时首先要立即休息,并且对抽筋的肌肉轻轻按摩,往收缩的反方向轻轻拉开。
近年运动风气盛行,这里特别提醒大家,切记运动前要先做热身操、拉筋,并且要定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同时运动后可别忘了按摩、伸展肌肉,才能降低小腿抽筋隔天痛不欲生的几率!
上述的处理方式可能还看得人雾煞煞,不妨让我们举例来说:
- 当日常生活里,遇到脚底板抽筋怎么办?
若突然在室外脚趾或脚板抽筋,却不方便脱鞋按摩肌肉使其放松的情况下,你的脚可能会不自主往内卷,这时不妨用力踩着地板,将脚掌平放于地面上往外拉开,就能达到让抽筋舒缓的效果。
但若是可以脱鞋的话,建议可直接用手往抽筋痉挛的反方向拉开,效果更好喔!
- 如果遇到的是小腿抽筋怎么办呢?
最快的方法就是坐下来将脚与膝盖打直,并用手扶着脚趾头,轻轻往胸口向内扳,让小腿肌肉拉长放松,即可让小腿抽筋舒缓。
- 大腿抽筋的话,怎么做才能恢复正常?
大腿抽筋的话,则可以站立着,将脚往后勾,往后方用手拉住小腿数次,使大腿肌肉拉伸而达到腿部抽筋舒缓的效果。
(三)同场加映:腹部、屁股、脖子、手抽筋舒缓法!
万一是腹部抽筋、屁股抽筋、手指抽筋,甚至脖子抽筋呢?其实舒缓的原理都相同,依然是尽量让肌肉休息,同时你也可以试着观察肌肉收缩的方向,并缓慢地往反方向拉伸并透过适量的按摩加速肌肉放松。
如果疼痛感来自于内部的胃部或大小肠,有可能是肠胃疾病、妇科疾病、情绪压力、饮食及烟酒刺激所导致,这时就需要一一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
反之,若是肚皮抽筋,则可观察表面是否出现红肿和疼痛现象,若有,则须立即冰敷并适度休息;若无红肿及疼痛,则可热敷抽筋部位,或以瑜伽动作的眼镜蛇式帮助腹部肌肉伸展。
(四)脚抽筋要看医生吗? 5种情况教你判断
虽然抽筋对人体不会有实质伤害,但如果你的小腿、脚一直抽筋,或是常常抽筋,就得要特别留意这可能不只是偶发事件,而是身体的警讯。
一般正常情况的偶发性抽筋,通常会维持几秒到几分钟后缓解,不需要太担心,但如果真的经常发生脚抽筋,且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
四、5类食材预防抽筋
电解质失衡是引起抽筋的原因之一,此外,人体容易发生抽筋,主要是因为缺乏4大矿物质:钠、钾、钙、镁。而且也有些证据显示,补充维生素B12能有效预防抽筋,但运动饮料主要成份为糖份与电解质,建议加水稀释避免钠含量过高,且请酌量饮用,避免摄取热量过多。
另外,许多天然食物也含有上述的电解质,以下介绍5类营养食物,日常适量补充就可以帮助你预防抽筋:
水果类: 预防抽筋香蕉是许多人熟知的营养好物,但除此之外,也可以适量摄取青木瓜、火龙果、释迦、柳橙、奇异果、草莓、百香果等,来补充电解质和水分。
淀粉类: 芋头、马铃薯、山药、莲藕等淀粉含有高电解质,若经常抽筋,可参考这些食物并加入日常主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