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快速出报告的必要性
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脓毒症最根本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的复杂性,至今尚无理想的诊断、分层、预后工具和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案。已有不少研究证实,脓毒症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功能性的、可逆的。因此,早期准确地诊断脓毒症并监测是改善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PCT与感染和脓毒症的相关性很好,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被推荐用于细菌感染性脓毒症的诊断、分层、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有文献表明,发生感染性休克6h后,每延迟1h的治疗,抢救成功率下降7.6%[8],因此PCT加入血常规检验流程,不仅病人可以在30min拿到报告,还可以帮助医生尤其是急诊科医生尽早识别重度感染风险,抢救患者生命。
其次自2016年8月开始,2020年为《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收官之年,根据“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以及“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最新的统计报告,即使不受新冠肺炎影响,这个目标也很难达成。不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应该会作为今后医疗工作的重点。PCT是目前国内外广泛认可的抗生素监测使用指导标志物,《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技术方案》中明确规定,上报医院需要在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月报表)中填写用药前后的PCT检测值,同时2020年9月发布了《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这些都在预示着PCT未来将会帮助更多的临床医生减少抗菌药物使用。
四
总 结
CRP与PCT作为两个广泛使用的感染标志物跟随血常规快速检测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回诊,帮助医生快速诊断,还可以降低检验科医生工作量。2020年新冠疫情的肆虐告诉我们感染的道路且长且阻,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标志物是绝对敏感又绝对特异的,以后也会不断有新的生物标志物出现,作为医疗器械厂家,我们应该给予临床医生一份足量的“菜单”,让医生根据需要开展相应的检测,以帮助临床不断推高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略
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稿
注:本文来源于《临床实验室》杂志2021年第3期“微生物与感染”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