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云:一贾人,面色紫润,掌中肉脱,四肢痒痛,众医以为癞疾,处方皆无效。先生诊之,胸胁烦胀,心下痞硬,作小柴胡汤及梅肉丸杂进。数十日,掌肉复故,紫润始退。
又云:京师木屋街鱼店,吉兵卫之男,年十四岁,通身洪肿,心胸烦满,小便不利,脚殊濡弱,众医无效。先生诊之,胸胁苦满,心下痞硬,四肢微热,作小柴胡汤饮之。尽三服,小便快利,肿胀随减,未满十服而痊愈。
又云:凡患恶疾者(案:谓癞也),多由传继,而其身发之,垢辱及于祖先者也。江州一贾人患之,谒先生,求诊治。先生诊视之,面色紫润,身体处处烂,按其腹,两胁拘急,心下痞硬,先用小柴胡汤和解胸腹,后作七宝丸饮之,半岁所,诸证全退。
《成绩录》云:一男子患疟,他医与药,既一二发之后,一日,大汗出不休,因请先生。先生与小柴胡加石膏汤,乃复故。
又云:—男子,患耳聋,胁下硬,时时短气上冲,发则昏冒不能言,两脚挛急,不能转侧,每月一二发,先生诊之,投小柴胡汤,兼以硫黄丸而愈。
《古方便览》云:一男子,年四十余,初,手背发毒肿,愈后,一日忽然恶寒发热,一身面目浮肿,小便不通。余诊之,心下痞硬,胸胁烦胀,乃以小柴胡汤及平水丸杂进,小便快利而痊愈。
又云:—妇人发黄,心中烦乱,口燥,胸胁苦满,不能食,数日后,两目盲,不得见物,余乃作小柴胡汤及芎黄散与之,目遂复明。一月余,诸证痊愈。
又云:一男子吐血,数日不止,日益剧。余诊其腹,胸肋烦胀而痛,乃作此方与之,二三剂而奏效。
又云:一男子,年五十余,得一病,常郁郁不乐,独闭户塞牖而处,惕然不欲闻鸡犬之声,上冲目昏,寤寐不安,睡则见梦,或遗沥漏精,饮食无味,百治不愈,绵延三年。余诊视之,胸胁苦满,乃作柴胡加桂汤及三黄丸饮之,时时以紫圆攻之,三月而病痊愈。
又云:一女年十八,咳嗽吐痰,气上冲,头目昏眩,四肢倦怠,心志不定,寒热往来,饮食无味,日就羸瘦而不愈,一年所,众医皆以为劳瘵。余诊之,胸肋烦胀,乃令服小柴胡加桂汤及滚痰丸,三月许而收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