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粥

学医必懂医理,由道入医解伤寒

常驻编辑 养生粥 2022-12-03 医理   黄帝内经   易经   气脉   伤寒论   医圣   国医   伤寒   百草   道家   天人   阴阳   法则   宇宙   中医   生命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前言:中医在千年来的传承下,已经走过了很多人的经验体悟,花开万家,前人经验对于我们现在学中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希望开启一个新的栏目“中医大观园”,与朋友们,一起博采众长,体悟自己的中医路。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学医必须懂医理,否则不会治病,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即使治病也仅治标不治本。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医之医理,不仅要懂人体生命的运行法则,还要懂宇宙的运行法则,因为人活在地球上,必然要受大自然、大环境的影响,从小的方面说就是受地球气候、风寒、燥热、暑湿的影响,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受太阳、月亮及其他星球磁场、辐射能量的影响。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黄帝内经》有五运六气之篇章,因此,学中医必然要懂五运六气,懂了五运六气,就知道人在什么年份什么节气容易得什么病,懂了五运六气就知道《伤寒论》说在什么时辰病会缓解。再细一点的话,配合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八字,就知道在什么时候会得什么病。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医的医理在《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黄帝内经》以及《黄帝阴符》等著作,与老子《道德经》一起被称为黄老之学。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黄老之学属于道家,道与医不分,要懂道必须懂医,要懂医必须懂道,所以古代之大医很多自然走上道家静坐修炼、养生全真之路,如孙思邈亦称孙真人。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文化源于道,《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是宇宙之来源、生命之来源。道之字义范围很广,宇宙的运行法则和生命的运行法则也叫作道,称之为天道,有所谓天道好还,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黄帝内经》的内容很广,除了宇宙运行法则、阴阳五行与天地万物关系之外,还包括了生命的构成:五脏六腑、精气神、经络气脉等以及彼此之间的生化运行。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文化的观念是天人对应、天人合一,天地万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阴阳一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又有阴中之阴、阳中之阳;阴阳互动,阴阳互补,阴阳相生相害,阴阳相和;阴阳不和则病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学医必须懂阴阳才能治病,《黄帝内经》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张仲景著《伤寒论》治病开方,乃从阴阳理出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六经辨证。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wPL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阴阳衍生出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制化,阴阳是代号,金、木、水、火、土也是代号,

相关阅读:

  • 流鼻血就是“上火”了吗?
  • 诗词中的故事42:《南乡子》李珣五代没有沦落到花间的词
  • 中医自学(一)主体框架
  • 大医精诚
  • 老年人四季食补
  • 明日立夏:一年中养心的黄金期,记得做好4件事,解郁化浊祛
  • 吃饭有讲究,一日三餐吃什么,怎么吃更健康
  • 明日小满:清热滋阴的时节到了,记得做好2件事,祛除体内的
  • 《千金方》食疗(一)
  • 男子喝珍藏三年的“药酒”肾衰险丢命,哪些药物不能泡酒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