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汇国际整合医疗分析胆固醇高可以吃肉和蛋吗?
后来这个观点被大量的研究所推翻。比如,安塞·基斯研究发现,不管志愿者摄入多少胆固醇,甚至是每天2000毫克(相当于15个鸡蛋)的巨量胆固醇,对总胆固醇影响也不大。
同样,瑞典医生邬非·洛凡斯科夫也曾拿自己做实验,从一天1个鸡蛋,改成一天吃8个鸡蛋,一周后,他的总胆固醇反而下降12%。
后来有学者分析,因为兔子本来就是草食性动物,饮食中不会吃到任何胆固醇,因此当它们吃进胆固醇后,身体不会启动调控机制。
但是人类的身体,每天都会制造1000~2000mg左右的胆固醇,相对来说,从膳食摄入的比例很低(20%)。而且,人类及其他杂食动物,具有调节胆固醇水平的能力:摄入得多了,身体就会少制造一些;摄入得少了,身体就会多制造一些。
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更是推翻了这个结论:
1.1999年,哈佛大学教授法兰克·胡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论文,调查了12万人的饮食与心脏病情形,发现吃蛋与心脏病,没有具体关联。
2.2013年,《英国医学期刊》刊登一项荟萃分析,整合了17份、多达308万人的研究,发现鸡蛋摄入与心脏病发生无关。
3.近期,中国一项研究对2.8万名没有心血管疾病人群进行了近10年的随访发现,每天一个鸡蛋不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研究组同期进行了超过160万人的Meta分析发现,每天一个鸡蛋似乎可降低9%的中风危险。
4.今年5月,刊登在《英国医学期刊》的研究更是炸锅了!北大公卫学院教授李立明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的研究发现,51万名中国人中,每天摄入鸡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低11%、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12%,出血性脑中发病风险降低约四分之一。
基于上述大量的临床研究,彻底推翻了鸡蛋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高脂血症患者不能吃鸡蛋的理论。
这么多年,我们欠鸡蛋一个道歉。事实上,鸡蛋和牛奶一样,是一种高质量的优质蛋白,即使对慢性肾衰竭严格控制蛋白摄入的患者,对牛奶和鸡蛋都“网开一面”。
精肉(瘦肉)也是优质蛋白,适量摄入对胆固醇水平也没有影响。
关于胆固醇,我们有许多误区
胆固醇是把双刃剑,对身体有利有弊,正确认识胆固醇有助于更好的保持身体健康。
误区一:高脂血症是吃出来的:上面已经详细的阐述,饮食对低密度脂蛋白有一定对影响,但影响不大。
误区二:严格的饮食控制就能够降胆固醇:既然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与饮食关系不大,所以,单纯饮食控制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效果也不明显,应尽早启动他汀类降脂药治疗。
误区三:降脂药将血脂控制正常后就可以停药: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发生与其代谢障碍密切相关,这种障碍可能是终身性疾病,所以需要终身用药治疗。停用降脂药,低密度脂蛋白可能还会反弹。
误区四:降血脂,单靠药物就可以了:不可否认,他汀类降脂药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但还不能忽视饮食控制的作用。
对于已经发生冠心病、脑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还是应该适当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他汀可以显著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结果会导致肠道吸收胆固醇的能力增强。若不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可能会使血液胆固醇升高,降低他汀的疗效。
下列饮食习惯值得推广

1.要严格控制动物脂肪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品;
2.鼓励摄入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等抗氧化剂,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从而可大大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3.鼓励摄入橄榄油等植物油,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4.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比如油腻的食品吃多了,应同时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可将肠道内的胆汁酸带出体外,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