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庸人;当然也有很多庸医。
他们延循古道,但是不懂变通。
他们认为古人说的都是对的,但是却不理解古人为何这么说。
比如说,秋冬进补。
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这是没有错的。
上下五千年来,四季更迭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环境却变得太多。
我们从穷困潦倒,到丰衣足食,食物供应已经有极大的变化。
我们缺少春夏季节的劳作,却享受了太多秋冬季节的收藏。
这让我们的身体内部变得壅滞;而非空虚。
古人如果接手的是现代人的体质,他们一定不会鼓励进补;
他们会像伟人一样,说: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把身体里面的垃圾,清理干净,再考虑进补的问题。

身体里面最大的垃圾是什么?
是痰湿。
为什么人的湿气这么重?
因为吃得多,动得少;摄入得多,消耗得少。
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剩余部分则堆积为痰湿。

当然,吃得多,并不一定湿气重;
脾虚运化能力差的人,更容易堆积湿气。
至于什么是脾虚,我已经说过太多次了。
湿气重,也有一些常见的症状,看看你有没有。
1.是否经常感到胸口发闷或者腹部胀满?

2.是否经常感觉身体沉重不轻快?

3.肚腩大?

4.额头是否经常冒油?
5.眼睑是否经常容易水肿?

6.嘴里有没有黏黏的感觉?
7.是否痰多尤其是咽喉部有痰堵着的感觉?

8.舌苔是不是厚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