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法:颗粒剂冲服,一剂分早晚2次,热水冲服。
【随诊过程】
2月25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浑身发烫感觉消退,自觉精神有所好转,气促有所减轻,血氧饱和度可升至95%,仍怕冷,胃纳差,大便仍未解,小便睡眠一般。舌仍淡暗,苔黄腻,脉弦滑。
处理:小柴胡汤加减。
北柴胡5g,黄岑5g,姜半夏15g,生姜10g,陈皮10g,广藿香10g(后下),党参15g,炙甘草6g,红枣15g,姜厚朴10g,茯苓20g,炒菜菔子10g,槟榔10g。
服法:颗粒剂冲服,一剂分早晚2次,热水冲服。
2月26日三诊:患者活动后稍气促,偶有咳嗽,血氧饱和度95%,微恶风,胃纳有所改善,大便2次/d,小便正常,睡眠一般。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
处理:效不更方。
2月28日四诊:患者偶尔低热,最高体温37.8℃,恶寒,活动后稍气促,偶有咳嗽,口苦,纳呆,大便2日未解,小便正常,睡眠一般。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略数。
处理:患者有发热,考虑湿毒仍盛,以达原饮加减。
槟榔10g,草果仁10g,姜厚朴10g ,知母10g,赤芍10g,黄芩10g,甘草10g,青蒿10g。
服法:颗粒剂冲服,一剂分早晚2次,热水冲服。
3月2日五诊:患者发热已退,无恶寒,偶有气促,咳嗽,咽痒,胃纳有所改善,大便每日1 次,小便正常,睡眠尚可。舌淡红,苔黄稍腻,脉弦滑。
处理:上方加炒僵蚕10g、蝉蜕5g、桑白皮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