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过程】
患者2020年2月1日开始出现发热、咳嗽,以干咳为主,最高体温39.1℃,伴有全身乏力,无恶寒。
2月3日外院胸部CT提示两肺散在斑片状和云絮状模糊影,考虑为感染(病毒性肺炎)。
2月5日、2月6日外院2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阳性,遂于2020年2月13日入住武汉雷神山医院。入院后西医给予头孢丙烯口服抗菌,静脉滴注多索茶碱解痉,痰热清注射液清热、解毒、化痰,口服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减慢心率、控制血压,患者发热、气促等症状较前缓解。
患者2月15日开始服用本院中药(具体不详),一直仍有少许咳嗽,干咳为主,伴有全身乏力,期间2月15日、17日、21日、26日、28日呼吸道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阳性。
2月17日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性肺炎较2月13日变化不大,余同前。
2月26日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不排除),双肺肺气肿,肺大泡,双肺少许散在增殖灶、钙化灶,右肺上叶及中叶膨胀不全(图2-4-58)。
【首诊证候】
3月1日(患者入院后第18天)
首诊:患者精神、食欲可,失眠多梦,轻度口干,无口苦,无畏寒、发热,伴有咽部不适,声音嘶哑,轻度头身困重,中度疲乏无力。大便质干,小便尚调。舌质稍红,苔中后部白腻,舌中裂纹明显(图2-4-59),脉浮滑数。
【辨证论治】
病机诊断:邪毒犯肺,痰浊内阻。
治则治法:清肺排毒,通腑泻浊,表里双解。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30g,黄芩15g,法半夏15g,生姜15g,大枣5g,积实20g,大黄10g,桃仁10g,白芍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