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我明白了4个烹饪原理,发现自己做的菜,就是比别人好吃

常驻编辑 饮食文化 2022-09-25 原理   叶绿素   丝瓜   厨艺   茄子   青菜   水分   脂肪   蔬菜   高汤   好吃

未学厨之前,我经常有很多疑惑: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炖汤要后放盐,而卤菜却要先给盐;炒青菜后放盐,而丝瓜等易变色的蔬菜却要先给盐;为什么凉拌青瓜,刀拍的要相对好吃?为什么包菜,手撕比刀切的美味……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后来,在烹饪学校学到了相关理论,再到餐饮业待了11年,累积了一些经验。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知道了厨艺是建立在食谱量上的,一家生意好的酒店,里面的厨师一个月做的菜,可能比很多人十年做过的菜肴总数还多。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厨艺要大增,只能长年累月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磨练。但是,我把经验分享与你,告知一些烹饪硬核原理,能让省去摸索的时间,也能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做啥啥好吃的水准,能满足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舌尖之欢。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1、蔬菜容易变色的原理

也知道了厨艺并不玄乎,它是一门科学,有迹可循的。好比凉拌青瓜之所以要刀拍,是因为“拍”能让青瓜有不规则的裂缝,更容易吸收凉拌汁水,变得入味好吃!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而炒丝瓜先给盐,是因为丝瓜含有大量的酶,这玩意一遇到高温就会发褐变反应变色。那么要怎么解决?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简单,丝瓜下锅炒时先给盐就行,能破坏丝瓜的酶,再加热时就不容易变黑了。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看相当一部分作者写的所谓烹饪原理文章,实则是流水账,只列出结果,并未道出为何这样做,其中的原因是什么。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怎么能叫原理?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也难怪读者照着做会发生“一看就会,一做一废”的现象。我认为的原理是要让看者能看懂,并且能够举一反三应用到其它菜肴上。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炒绿叶青菜则要后给盐,即临近出锅再放盐。原理是绿叶青菜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叶绿素,先给盐会逼出青菜的水分,如果火候不像饭店猛火灶般,极其容易变成煮菜,成品卖相、口感当然差。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者,叶绿素在40度开始氧化,加热时间久了,叶绿素变成“脱镁叶绿素”,导致变黄变黑了!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结:烹饪蔬菜4个要点。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是控色,容易氧化的蔬菜建议先给盐或提前用盐腌制(丝瓜、茄子、莲藕等等);需要焯水的蔬菜,必须水沸腾后再放入,然后加少许的食用油,让食材表面裹有油脂形成保护层,青菜显得青翠明亮。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是控制熟化程度一致,像大白菜、包菜、芥兰、韭菜这类叶和梗厚薄不一的蔬菜,熟化速度必然不一。所以切时尽量分开切,分开炒,先炒梗断生再放叶,就不会出现梗熟了,叶也过火了的现象。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是控水,蔬菜下锅前要控干水分,然后猛火快炒,避免水分大量析出,出锅前再给盐调味。绿叶青菜最好是八成熟时立刻关火,装盘到上桌这段时间,余温能继续熟化青菜,色泽非常漂亮。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切记,烹饪的时间不宜长,支撑蔬菜质感的果胶、纤维素在高温受热时也会慢慢分解,所以炒久了的蔬菜变得软趴趴,口感并不好吃。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是增香,炒蔬菜的料头要足够,比如大蒜爆锅,蒜米的量少了就很难出味。再者,素菜用荤油(猪油),个人认为味道更上一层楼!有些蔬菜调味时可以给葱油,或复制酱油、自炼辣椒油,别有一番风味!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些青菜炒完挂不住味的,可以快出锅的时候点水淀粉勾芡,这样汤汁黏稠了就会包裹青菜表面,色泽明亮也入味。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2、蔬菜容易吸油的原理

就像前面说的丝瓜变色问题,也可以运用到茄子这类深色系的蔬菜上。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众所周知茄子非常易变色,究其原因是茄子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加热时会慢慢地析出,茄子就会褪色。U98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者,茄子含有过氧化物酶,切开后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氧化成黑色素。

相关阅读:

  • 为什么藕断丝连(藕断丝连的植物学原理)
  • 为什么下雨会打雷(下雨打雷是什么原理)
  • 为什么烫头发(烫发的原理是什么)
  • 如何画齿轮(机械原理齿轮简图怎么画)
  • .php如何运行(php运行原理)
  • 富兰克林避雷针的故事简介,富兰克林是怎么发明避雷针的
  • 属猴的人财位在哪方,属猴的正财位方向
  • 猪的财位方向,生肖猪的财位在哪个方向
  • 属羊的财位在哪里属羊的聚财方法,属羊的哪个方位有财
  • 属蛇财运位置,属蛇的财位在哪个方向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