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以夫妻肺片、百味鸡等产品闻名的紫燕食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佐餐卤味第一股”正式诞生。随着紫燕食品的上市,卤味行业再次引发业内关注。当下,卤味市场正值风口,颇受资本青睐。除了紫燕百味鸡完成上市,有着“中华第一鸡”美誉的德州扒鸡也在筹备上市中。
目前,卤味市场已形成绝味食品、紫燕食品、周黑鸭、煌上煌“四大龙头”的格局,但加起来市场份额也刚达到20%,整个市场相对分散,卤味赛道前景还相当广阔。山东卤味自成一派,除了德州扒鸡之外,鲁味斋、圣都爪掌柜等品牌也颇受消费者欢迎。多位食品行业资深专家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对于山东卤味企业来说,在产业规模、品牌知名度上尚有欠缺,距离卤味头部品牌差距明显。要善于抓住当下风口,不断推陈出新,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为努力实现上市目标再“添一把火”。
德州扒鸡冲刺IPO,“扒鸡第一股”要来了?
德州扒鸡也终于要迈出上市这一步。7月5日,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州扒鸡)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沪市主板上市。招股书显示,德州扒鸡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股票,计划募资约7.58亿元,主要用于德州扒鸡(苏州)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食品加工项目、速冻扒鸡生产线建设项目和营销网络及品牌升级建设项目等。
图片源自德州扒鸡官方微博
德州扒鸡有着3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中华第一鸡”的美誉。1982年,“德州”牌商标注册成功;2006年,“德州”牌商标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同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批准“德州扒鸡”商标注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火车轨道和乘客们的脚步,德州扒鸡走向了全国各地,不仅成为德州乃至山东的“金名片”,更是几代人心中的美味回忆。过去十几年里,风光无限的德州扒鸡也曾陷入过困境,随着国潮时代的来临,德州扒鸡逆风翻盘,销售额实现了从5000万元到7.2亿元增长,利润从资不抵债到净利润1.2亿元。据其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德州扒鸡总营收分别为6.87亿元、6.82亿元和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亿元、9455.92万元和1.2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10亿元和1.12亿元。
随着这家百年老字号的焕发新生,也吸引了不少资本的关注。2012年,天图资本、启赋资本近亿元投资德州扒鸡;2016年,墨池山创投为德州扒鸡注入B轮融资资金。在2020年1月的上市启动仪式上,德州扒鸡董事长崔贵海曾提出,“下一个十年目标,德州扒鸡要做成一个年销售50亿元、利润8亿元的百亿市值公司。”如今,德州扒鸡正在冲刺IPO,崔贵海口中的上市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一边是紫燕食品上市,另一边德州扒鸡在筹备上市中,这意味着,A股卤味市场正告别被“鸭货”垄断的局面。“当下整个卤味的赛道,资本市场上面已经不光是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的时代,包括刚刚上市的紫燕百味鸡,以及即将上市的德州扒鸡,还有卤虎将、卤友友、王小卤等都获得了很多融资,可以说卤味市场已经进入诸侯混战时代。几千亿级规模的卤味大市场,前景可期。”知名趋势营销专家、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肖明超分析称。
市场规模是短板,山东卤企需“走出去”
中国卤味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形成浓厚的地域风格。总体而言,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以川、鄂、湘、浙、粤五省卤味影响力最大,或辣而爽口,或鲜香微甜。北方地区的卤味风格趋近,多为酱香浓郁,山东卤味又自成一派,带有浓厚鲁菜风格。与众多地方老字号企业一样,山东卤味企业受制于地域性限制的问题,无论是体量、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德州扒鸡为例,在声名鹊起享誉全国的同时,对比第一梯队“卤味四巨头”,门店数量和营收规模还相差较远。截至2022年上半年,绝味食品、紫燕食品、煌上煌、周黑鸭的门店数分别突破14000家,5300家,4000家和3100家,德州扒鸡门店则不足600家。从营收规模看,2021年,煌上煌、周黑鸭、紫燕食品和绝味食品收入分别为23.39亿元、28.70亿元、30.92和65.49亿元,而德州扒鸡同期仅为7.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