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和晚上的尿液均产生过量,其原因包括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病和原发性烦渴。
一些药物也可引起多尿,常见的有皮质醇、甲状腺素、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夜间尿量增加
夜间尿量产生过多,主要与抗利尿激素相关。

抗利尿激素是维持人体内正常渗透压的关键因素,它能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液的产生。
但随着年龄增长,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睡眠时制造过多尿液。
膀胱容量减少
尿液产量与膀胱存储量不匹配。
导致膀胱容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膀胱挛缩、神经源性膀胱、膀胱炎、膀胱癌、前列腺癌、膀胱结石、膀胱疼痛综合征等。
睡眠障碍
夜尿症和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都会导致患者夜尿增加。
此外,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内分泌失调、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引起睡眠障碍,进而引发或加重夜尿症。
混合性因素
一些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服用药物的老年患者,通常会合并多种病因。
有尿意憋着继续睡行不行?
虽然起夜确实麻烦,但憋尿的行为肯定是不对的。
憋尿时,膀胱长时间过度充盈,膀胱壁压力增大,可导致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和逼尿肌受损,出现小便点滴难出和急性尿潴留。
对于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憋尿容易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

另外,夜里当人体因尿意醒来,继续憋尿会导致大脑兴奋。在这种状态下,难以入眠。这时即便睡着了,由于大脑处于工作状态,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所以,如果夜里有尿意最好及时排尿。
帮频繁起夜的人减少夜尿
对于夜尿症的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是基础:
1针对液体摄入过多的患者,若无糖尿病或尿崩症,应将每日液体总摄入量限制在2升以内,或入睡前2小时内尽量不摄入液体,尤其是咖啡、茶叶和酒精。
2膀胱过度活动的患者需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延迟排尿等。
3女性可适度进行盆底功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