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江西省九江市最近印发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暂时取消购房的行政性限制措施,为期1年时间,新政中二套房首付比例得到显著降低,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从40%下调至30%,一套房已结清贷款的家庭购买二套房可按照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降低二套房购房门槛,不正是与房住不炒“侧面相撞”吗?唯一解释得通的或许就是“先上车后补票”,以改善为目的进行投资,上车之后再慢慢补票,反正一旦上车就不能中途随意离场了。

二、楼市回暖不代表房价大幅上涨
经历过2008年、2015年楼市动荡的朋友就会明白,政策放松是为了解决库存压力,说白了土地、房子交易受阻,需要用政策来疏通疏通,但是疏通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房价上涨,从一二线城市楼市调控所展现的迹象表明,投资一二线城市房子的今天或许就是三四线城市的明天,比如成都,5月31日成都新政出台后,还曾有人连夜排队买房,生怕房价上涨,但是新政出来后的第二天,二手房市场突然增多7000套,并且成交还得依赖降价,而到第三天时,成都的二手房挂牌量新增超过11000套,很显然,投资房产从心理上已经不抱希望了,大多数以前没有尝试过的也不抱希望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买过二套房的想尝试一下房价上涨的“甜头”,购买的人多了,正中房价上涨的下怀。

三、楼市政策促进楼市回暖的周期或将拉长
从以往的楼市政策松绑对楼市影响的经验来看,一般3个月左右就会有效果,那么本次政策利好楼市后会不会快速见效呢?举个例子,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在2021年之前的房地产主要由汉阳地产一家独大,基本没有别的楼盘竞争,但是2022年1月份老城区附近4个楼盘同时开盘,住房供应增加至少1200套,对于县城而言,本身也离毕节市较近,内卷在这个时候出现,即便是政策有所好转,也不一定能够回暖到预期状态,那么随着全国各大城市楼盘数量越来越多,住房库存量越来越大的现状下,单单依靠楼市政策或许就有些牵强了,毕竟真正的刚需与收入直接挂钩,并不像2016年那般有上千万的棚改家庭加入购房大军中,所以说单方面政策的放松,并不一定能短期奏效,就看接下来还会不会有其他“棋”下了。

总结
政策调整的目的是疏通楼市而非“救楼市”,这是今年政策的主要方向,误以为对楼市放松是在让房地产重新回到支柱地位可能要吃亏了,这个时期买房,就不要去考虑边缘地带的房子了,房子本身差不多,区别大的是位置,也不要把小区绿化和人为可见的配套与不可人为复制的地段相提并论,就好比老城区的繁华需要长达20年甚至30年沉淀才有的结果,不是靠单纯的靠搬家就能实现,总体而言,“控一线、稳二线、拉三四线”才会是调控的最终效果,一二线城市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未来还得依赖三四线城市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