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角度看,速冻米面制品的规模效应大于复合调味料。同样是定制化,由于口味在餐饮中的 核心地位,连锁餐饮客户对复合调味料的个性化要求会更多,对产品开发的主导性更强;速冻米 面作为主食点心,大客户会有定制化需求,但更多还是要靠生产企业自身推动。复调本质上是对 各类基础调味品的混合再加工,生产环节的规模效应相对有限(餐饮企业对定制复调的价格敏感 度也确实不够高);而速冻米面或烘焙制品如果能在单一品类的规模上显著领先对手,则能够依 靠规模效应建立起产品性价比优势,而且这种规模优势能够从大 B 端定制品延伸到小 B 端通用品 和 C 端。(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竞争格局:整合仍需时日
4.1 C 端:头部集中,但在商超短兵相接
龙头份额历经多年整合持续提升,后发者在细分品类仍据一席之地。据第二十届中国方便食品大 会统计,2019 年 C 端速冻米面市场份额前三分别为三全、思念和湾仔码头,CR3 达 61.1%,安 井紧随其后。分品类来看,龙头三全和思念在饺子、汤圆传统品类的份额优势更大,其他品类也 保持在市场前三;安井则在面点、休闲这两大新兴品类中排名第三。由于该数据主要统计商超渠 道,专供餐饮渠道的千味央厨未被纳入统计。动态来看,龙头三全、思念市占率在过去多年呈持 续提升趋势,我们认为一方面是由于 C 端米面制品具备品牌属性,且渠道以商超为主,三全思念 在过去多年间无论是品牌力还是渠道网络完善度,相较地方小厂的优势都在持续扩大;另一方面, 三全思念基于自身的规模与渠道优势,进行全国化产能扩张和新品推广,抢占存量需求份额,享 受新品类增长红利(例如面点)。相比之下,如果将火锅料的竞争格局比作“一家独大”(安 井),那么速冻米面的竞争格局则是“三国演义”(三全思念湾仔)。
行业集中度提升过程中,龙头盈利能力怎么变?剩者为王,静待末端整合。我们复盘速冻米面龙 头三全食品 2008 年上市以来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变化,2008 年-2016 年在收入体量持续增长的 同时,毛销差和净利率都呈下行趋势;2017 年之后毛销差开始触底回升,净利率开始改善; 2019 年开始公司大力推进渠道改革,2020 年疫情催化需求,促销、费用投放力度缩小释放利润 弹性。利润增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落后于收入增长,是大众消费品的共性,说明市场份额更多 靠投费用、投产能抢占,只有在行业逐渐走向成熟期,龙头渠道、品牌、产能的相对优势不断扩 大,利润弹性才会得到释放。除了大众品属性之外,速冻米面制品长期以来消费频次较低(相比 于方便面、休闲食品等),占领消费者心智所需过程更长,同时冷链运输半径的限制又增大了龙 头向全国铺货的难度,因此等待盈利能力释放的过程漫长。但展望未来,随着 C 端速冻米面逐渐 步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行业整合末期有望渐行渐近,届时龙头盈利能力有望迎来释放。
4.2 B 端:整体分散,但渠道上各有千秋
千味央厨专注餐饮端深耕,三全思念依托 C 端品牌和优势品类布局 B 端。目前 B 端速冻米面制品 的参与者主要有三类:1)专注于餐饮渠道的千味央厨;2)依托 C 端品牌向 B 端延伸的头部厂商, 比如三全快厨(餐饮事业部)、思念 BP 事业部、以及安井面向餐饮端的大规格产品;3)诸多的 区域性小厂家、小品牌。产品端,千味在油条为代表的油炸品类中具有较强的产品性价比和认知 度,三全快厨、思念 BP 依托于长期在 C 端产品的深耕,蒸煮类更具优势,一些地方小厂则主攻 一两个细分品类(比如油条、紫薯球、小馄饨)。在渠道端,千味央厨大客户定制的路线独树一 帜,同时也通过油条大单品打开了全国化经销渠道;三全、思念则在全国化的商超经销商网络布 局全面,餐饮和流通渠道亦在不断发展;一些地方性小厂则通过 OEM 模式为其他大品牌或连锁 餐饮品牌代工,或在冷链半径的“保护”之下开发本地市场小 B 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