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相关的政策已经成为白酒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是本轮通胀期间影响白酒行业的重要因素。在本轮周期中,无论是四万亿 为房地产与基建行业的强劲刺激,抑或是三公消费政策对政商消费的显著冲击,都彰显了政策在白酒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地位。在仍旧由政商消费主导的上行周期中,四万亿计划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带动白酒行业再次腾飞,全行业酒企均实现 了不同程度的业绩释放。
高端酒作为与政商消费关联性最强的价位带区间,率先实现业绩反弹,地产酒与区域酒亦因为该轮 政策对地方融资和房地产行业的大力支持实现了业绩扩张。在三公消费后,白酒行业需求的底层逻辑被打破,以往以政商消费为主要需求来源的白酒不得不大幅调整其经营策略,将关注点转向民营商务赛道、宴席消费赛道,调整渠道结构与营销手 段,亦有部分酒企重新布局大众酒以调整营收占比,自此,企业自身的经营逻辑能否经受考验成为支持基本面表现的关键。
3.3、股价与估值复盘:地产酒股价涨幅领先,受益地方性房地产支持
从通胀期间股价表现上来看,地产酒>次高端>大众酒>高端酒。2009 年 1 月 1 日至 2012 年 12 月 31 日,高端酒、次高端 酒、地产酒和大众酒累计涨跌幅分别为+118.1%/+427.9%/+451.1%/+380.8%,期末市盈率下调至 13.9x/24.0x/20.1x/32.6x, 沪深 300 累计涨幅为+38.8%,各价位带白酒均实现超额收益,以山西汾酒和古井贡酒为代表的次高端酒及地产酒股价涨幅 领先,但高端酒受三公消费限制冲击较大,表现较为落后。
地产酒受益地方性房地产支持,高端酒步入深度调整期。在四万亿计划影响下,全行业酒企业绩呈现不同程度提升,地产酒 受益于地方性房地产支持得到关键支撑,股价上涨幅度显著领先。2012 年底受三公消费整治及危机余波影响,高端白酒步 入深度调整期,股价表现弱于行业。次高端酒、地产酒的中高价位带产品消费场景也遭受政策冲击,股价出现回调。而大众 酒由于中高端产品占比较小,受三公消费限制政策影响较小,稳定的净利率水平为股价及估值提升带来动力,股价走势相对 稳定。
四、第四轮通胀周期复盘(2015-2018年)
4.1、基本面复盘:消费升级开启白酒新时代,次高端引领行业结构性增长
随着四万亿刺激的效果放缓,我国 GDP 增速于 2012 年出现显著下滑。2014年我国 GDP 增速 7.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8.2%,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2015-2018 年,我国 GDP 增速稳定在 7%左右, 但受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与投资额增速均逐步下滑。
2015 年起,在面临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下,央行先后五次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CPI 与农产品价格指数并未出现显著上 升,但食品 CPI增速于 16年初大幅上涨,PPI增速于 16年三季度回正,17年一季度达到顶峰。此轮 PPI 与 CPI 走势出现 显著差异,主要是由工业品领域去产能驱动。上一轮通胀周期中的四万亿刺激导致供需失衡,出现大幅产能过剩,2015 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思路驱动工业品价格上升,因此该轮 PPI 上行本质上是上一轮产能过 剩的价格回补。
该轮白酒行业的复苏主要来源于较为宽松的流动性以及大众消费。2013 年后白酒行业产量显著放缓,预示着行业从原先的 增量时代过渡至存量竞争时代,大众/商务消费替代政商消费、消费升级替代投资动力成为白酒行业的驱动,白酒行业的周 期性弱化。随着宏观经济结构转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支撑白酒发展的旧逻辑不再,众多白酒企业在前两年的深度调 整期均实施企业转型,以塑造更贴合大众消费特点的经营模式。在 2013-2015 年的调整中,大部分企业对其渠道、产品与 营销模式都进行了深度变革,渠道结构逐渐扁平化,大众消费的定位使得众多企业纷纷布局新销售渠道,比如团购、电商等 等。除此之外,大众消费的特点要求酒企对其产品具有更精细的雕琢,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和价值共鸣,因此,品牌力与大单 品的塑造成为决定业绩表现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