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偏头痛、巅顶痛:取病侧太阳、攒竹、丝竹空、耳后青筋以挑痧法或散挑法挑治。
(3)胸痛、肋间神经痛:任脉及相应肋间敏感点散挑法。
(4)肩背痛:1.以背部正中线督脉及背腧挑治一线,背挑治二线以挑灸法挑治。2.背肩部相应敏感点以散挑法;或疼痛区域成片用散挑法挑治。
(5)腰骶痛:腰及骶部背正中线背腧一线、背挑治二线,以挑灸法挑治。
(6)急性结膜炎、眼底出血:耳后挑治点(耳廓后上根部、上1/3处上1/2处)以挑痧法挑治出血。
(7)痔疮:大肠俞、小肠俞、上、中、下髎穴或尾骶及上唇系带浅灰色丘疹为“挑治点”,用散挑法挑治。
(8)流火(急性淋巴管炎):在受累的淋巴管红色线路远端起每隔一寸取一点,用散挑法,挑至红线尽头止。挑痧法挑治亦可,每日一次。
(9)急性黄疸性肝炎:百劳、至阳、大椎、肝俞、脾俞、胆俞、曲池、曲泽、太冲、委中采用散挑法,挑治出血。(用后针具需严格消毒。)
(10)强直性脊柱炎:背部督脉、背部第一挑治线、第二挑治线、第三挑治线挑灸法治疗。
七、注意事项
(一)注意针具及挑治部位的消毒,挑治后3~5天内创口不可入水,以免感染。尤其对肝炎患者用过的针具,更需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二)患者尽可能取卧位,特别是背部挑灸法,刺激量大,以防晕针。
(三)对孕妇、体弱、严重心脏病、严重出血倾向等患者应慎用。
(四)挑治后忌作强体力劳动,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及发物。
(五)经过挑治后有的病人皮部会出现一些瘀血瘢或疱疹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病变脏腑区或有病变经脉线上。如治疗1例农药中毒病人时,曾观察到挑治部位大片青紫瘢出现,病人痊愈后紫瘢消失如风湿性关节炎挑治时常常在关节区出现一些粘液性物质渗出,这些都是人体的排毒现象。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