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素问》
入冬之后,当如何养生?《黄帝内经》早已给出了入冬养生的总原则:顺冬藏、无扰阳、使志蛰。我们来挨个分析。
1、顺冬藏
一年中的大气,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秋天“收的气”,在冬天一定要“藏起来”,小动物爱藏粮食、庄稼植物藏根,人感天地气机变化,也将机体阳气敛藏于肾水之中,此是自然之道。
冬能藏精,就是藏住我们的根基。到了来年春天,庄稼植物得阳气升发健旺,产量自高;人亦如此,冬天善于深藏阳气,来年春天健康不病。
在一天的小周期中,夜晚就是阳气闭藏的时段,我们的阳气要通过睡眠得到蓄积补充,如果在深夜熟睡的时候老有人打扰你,你将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你会觉得特别难受,而且第二天会无精打采。这就是阳气不能闭藏的结果,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垮掉。

2、无扰阳
寒乃冬季的主气,寒邪伤人,主要体现在易伤阳气,人体的温煦气化功能会减弱,经脉气血因寒邪会凝滞不通。
所以我们的一切生活起居、工作锻炼、精神情绪等活动都当掌握一个原则:无扰乎阳。若扰阳则必影响生长。
打个比方,想象一下我们将树根刨起来,暴露在地面,阳气逐渐散失,生命就会消亡,到来年的春天这棵树就不能正常的发芽生长了。这就是“无扰乎阳”的原因。

3.使志蛰
冬天,是一个寂静、哲思的季节,它特别能够检验人们身心宁静的能力。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将自己的心事、情志藏匿隐伏起来,细数回顾,盘点这一年的收获和成长。
上苍赐予我们这样一个洁净的季节,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有这样一段看似“无为”的时间守持宁静、清修心体;亦希望我们厚积薄发,来年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