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内涵,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所收获及心得。为把道理讲清楚,每篇文字都会较长,适合慢慢品味。
9

人体是通过阴阳持续转化的方式来维持生命运动的。一旦阴阳转化的流动停止了,生命也就宣告了结束。清代名医郑钦安曾经说过:“五脏六腑皆是虚位,二气流行方是真机”。
可以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地球上的生命现象从本质上来讲,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自转形成。公转和自转的过程造成了地球受到太阳万有引力和光照的不断变化,不同地理位置由于光照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地理的生物多样性。从本质规律来看,地球上的物质形态实际上是气(能量)运行在不同状态产生的,人体的五脏六腑也是自然界气(能量)的运行在人体上物质显化出来的一面。
人体通过体内气的流动(能量的流动)来实现脏腑的运动和生命代谢。气的流动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吸收,气的流动带动了血和津液的流动。血和津液在气的带领下实现了肌体组织的滋养和新陈代谢。
从大道化简的角度看,人体的所有疾病都是气的流动出现了问题。例如,失眠的原因是到了晚上人体“由阳转阴”的机能失常,核心是阳气的肃降不能正常下降;高血压是因为气的流动亢奋,气机上冲到头顶不能正常下降造成的头痛头胀;大量的皮肤干燥症、鱼鳞症等是气不能引导血液扩散充盈到皮肤的结果;像湿疹、皮肤过敏是因为气不能正常引导身体的水液,身体内血液中有了多余的水分而已;糖尿病是因为气不能充盈脏腑,造成五脏的“弹性”和“活力”下降,贮存糖原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血糖流失到血液和尿液的结果;从肿瘤和囊肿的现象来看,肿瘤也是气(能量)在运行中出现了阻滞,阻滞会导致局部能量累积,而累积的能量会带有破坏性,灼烧正常的肌体出现的脓血组织等……。

人体的阴阳变化机制从太阳光的变化规律中可以得到启示:太阳光通过振动和运动到达地球,这个发光发热的过程属阳。太阳光作用在地球上,与地球的生命物质(水、土壤、植物的种子等)相遇后,振动就会减弱,光的能量聚合在一起后就变成属阴的东西。所以,阳动阴静。人体的属阴的血、津、肌肉、骨骼等,实际上是阳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形成的。所以,夜晚足够的睡眠是人体“合成”精血的过程,长期熬夜、晚睡会导致人体的津血精等营养物质匮乏,让身体和生命失去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