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生命从幼年到壮年是一个生长生发的过程,这个过程健康良好,则身体的贮能能力越强大。从壮年到晚年是一个衰老的过程,越会合理地使用,能量消耗得越少,越容易健康长寿。
以钟摆自由摆动为例,钟摆的振动幅度越大,到达最高点势能越大,则物体的运动过程越长久,运动状态也就更加平稳。
钟摆的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犹如人体一年或者一天中的阴阳变化。人体的阳气在中午12点达到最大,在晚上12点到达最小,即阴气最大。而阴气最大的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发动的时候,阳气最大的时候也恰恰是阴气开始发动的时候。

人体阴阳的转化永远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向阳转化的过程中,是阴不断被消耗,阳不断壮大的过程,阳壮大到极点,开始向阴转化,而之所以能实现转化是其中含有阴。阳向阴的转化过程,也是阳不断被“压缩”,阴不断壮大的过程。
从阴阳的角度看人体,健康的人体就是不断的一个“阴升化阳,阳降化阴”的圆运动。如果这个运动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疾病就会出现。疾病的出现可分为阳的运动不足和阴运动的不足。
就像系统中的动能和势能转化,人体越健康,人体五脏的贮能越强,越容易在身体内形成明显的能量差,身体越容易实现能量的流动和转化。如果身体贮能不足,动能和势能的贮备不足,身体内的能量越不容易流动。这个机理可以解释为什么年老体衰的人比健康的人更容易生病的原因。而老年人和体弱的人,因为身体贮能弱,所以身体弹性膨胀和收缩范围就小,身体呈收缩和萎缩状态。
地球上风热火湿燥寒的六种气候条件在人体上形成了三阴三阳共六组阴阳相对的组合系统。每一对阴阳组合系统(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和手阳明肺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厥阴心包经)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阴阳循环系统,脏腑连接经络在人体形成大大小小的“圈”。

譬如,足少阴肾系统属阴,少阴里流动的气带动足少阴的精和水向上转化为阳,到达上部的顶点后,交汇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中的气引导其中的精气下降。如果足少阴的肾气不足,就不足以实现人体由阴转阳的功能,就会出现《伤寒论》所描述的“少阴病,脉细微,但欲寐也”的情况,脉象沉细无力,即人体由阴转阳的能力不足,所以精神疲倦,需要去温暖少阴加强由阴向阳的转化。反过来,太阳病的麻黄汤证是因为寒邪束缚体表的毛孔,令太阳系统中流动之气不能向上继续宣发到体表。要用麻黄汤解表散寒以促进太阳之气的继续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