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中嘌呤总含量略高于鱼类中的嘌呤总含量;
-贝类中牡蛎嘌呤含量较高,嘌呤总含量在 84.62 ~ 145.5 mg / (100 g)。
-鱼类中次黄嘌呤的含量最高,约占嘌呤总含量的60% ;虾类和乌贼中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均较高;贝类中腺嘌呤含量较高;鱼、虾、贝类中黄嘌呤含量普遍较低,乌贼中鸟嘌呤含量较低。

这三种食物是痛风的罪魁祸首!
1、一些汤类(包括肉汤、菌汤、火锅汤)
一些肉类,如牛羊肉在经过煮制后,汤中会产生相当大量的嘌呤,可能食用少量就会诱发有些痛风病人的急性发作。
2、动物内脏
动物肝脏中嘌呤量远远大于肌肉,且肝脏中鸟嘌呤含量非常之高。不当食用会引起痛风发作。
3、干类制品(如干菌类、干类水产品)
如樱花虾(干)嘌呤总含量很高,可能是因为虾通过干燥浓缩后质量变轻,因此嘌呤的总含量变高。不当食用方式亦可以诱发痛风发作。
生活中应怎样做才能预防痛风呢?

“痛风疼起来真要命!”,这是大多数患有痛风的人的心声,早些时候大家将痛风称之为“富贵病”,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痛风患病率也逐年增加,并且有逐渐年轻化的势头。
1.限酒:有研究显示,痛风发生率:经常饮酒者>偶尔饮酒者>几乎不饮酒者。
2.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减少食用肉类、动物内脏、贝类等容易诱发痛风发病的食物。
3.不要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是痛风患者发作的高危诱因。
4.突然受凉。突然受凉可能导致痛风患者发作。
5.少喝果糖饮料。果糖饮料能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6.大量饮水(每日 2 000ml 以上):饮水过少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因素。
7.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
8.多吃蔬菜。多吃蔬菜可减少痛风发作,并且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
9.坚持合理作息。研究显示,不规律的作息能使痛风发生概率增高。

10、规律运动。痛风患者规律运动干预后可降低BMI、腰围、甘油三酯、血糖、血尿酸、及痛风发作次数。
11.禁烟。发生痛风的风险:经常吸烟者>偶尔吸烟者>几乎不吸烟者。
引起痛风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呢?相信读完这篇文章的“痛友”们已经知道答案,豆类虽然有一定含量的嘌呤,但远远谈不上是痛风的罪魁祸首,应减少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肉汤及干制类食品(如干菌类、干类水产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有很好的预防痛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2016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7年第39卷第21期。
【2】食品中嘌呤含量分布研究进展。《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8年9月。
【3】痛风。《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