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将至,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即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此时,人们应注重冬病夏治,调理身体。

图源网络,侵删
一、中医常说的“冬病夏治”是什么原理?
冬季易患病的人,往往是由于自身阳气虚弱,到冬天出现阴寒内盛,进而患病。冬季易发作的哮喘、过敏性鼻炎、关节疼痛等疾病,多是因为人在冬季阳气不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患有前述疾病的人如果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利用三伏天这段日子养阳,可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冬病夏治”还可采用拔罐、刮痧、中药督脉熏蒸、督脉灸等治疗方法。

二、“冬病夏治”适用于哪些人群?
(1)阳虚、气虚体质的人群:临床表现为畏寒怕冷,不喜吃凉,怕风,夏季尤其畏冷气,四肢末端冷;或者脚底凉,腰凉,乏力,动则汗出,汗出身冷,喜晒太阳,喝牛奶吃生冷则腹泻;或者看似上火,唇干舌燥,痤疮咽痛,但用寒凉药治疗则愈来愈重,吃温热饮食则舒服……总之,遇冷身体不适加重,或者白天病轻,晚上病重,上午病轻,下午病重,春夏病轻,秋冬病重,这些都和身体阳气不足有关,适合冬病夏治。

(2)慢病肺系疾病稳定期人群:肺脏的特点是喜暖恶寒,反复感冒的人以及慢支、慢阻肺患者的发病多和内寒有关。到了冬季,外寒引动内寒,内外合邪,闭塞肺气,引发咳嗽哮喘,甚则在夏季用冷水洗手都能诱发咳嗽流涕。这类患者在夏季阳气旺盛时机或者病情稳定期,及时补阳气,驱逐内寒,到冬天适避寒冷,可以有效缓解冬季发病症状。

(3)局部虚冷患者:表现为全身怕热,但膝关节、肩关节局部怕风,遇寒则疼痛;或者全身热,想吃冷品,但吃后立马胃寒不适;想吹冷气,可肩颈局部冷得难受……总之,这类患者冷也不是,热也不是,诸般不适,用三伏贴则可以有效缓解局部冷的症状。
三、冬病夏治有哪些方式?
冬病夏治方法众多,除了三伏贴,还有脐部给药、拔罐配合贴膏药,以及针、灸、药、摩并用。脐与人体脏腑、经脉有着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可用温里助阳类药物打粉敷脐,达到温通阳气、健脾和胃、利水消肿、调理冲任、温补下元、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强壮祛病等功效。

图源网络,侵删
对于局部寒凝患者,先拔罐助寒邪外出,再用膏药温通,事半功倍。对膏药过敏或疗效不佳者,可以开展艾灸如足垫药物灸疗、扶元固本灸疗、节气灸疗、五行悬灸、督灸、膏肓灸、雷火灸以及隔姜灸、隔附子灸、隔盐灸等,还可结合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药内服、药蜡治疗、红外线治疗、火针、药浴等。对于不能贴敷的幼儿,可以通过身柱灸或小儿推拿助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