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滋补的药物。熟地黄和山茱萸主入肝肾,补养肝肾的精血。山药既能补助肾气,还能补护脾胃,和前面的制附子一起,既能温补脾胃,又能逼走脾胃里的寒气。




茯苓也可以健脾,还能燥湿。我们阳虚身上有寒的时候,就会阻滞我们身上的水液运行,从而生湿,所以湿气总是和寒气夹杂出现在我们身上,这个时候茯苓就可以配合前边散寒的附子,肉桂,驱逐身上的寒湿。

泽泻和车前子都是利水渗湿的药物,肾为水治下源,脾为水之中源,脾肾虚弱,水液就会停滞在身上,所以需要渗水利湿。

最后一味牡丹皮,可以清热,防止温热的药过多而生火气。

济生肾气丸这个方子,可以说是从好几个位置补护脏腑的阳气,同时还能驱寒渗湿,同时又不会助生火热。非常适合阳虚的人在三伏天顺应天时来补阳驱寒。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不是阳虚体质的人,就不用可以调理了。
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