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代皇帝痴迷于服用“仙丹”,现代社会有各式各样宣称能“延长寿命、恢复青春”的药物,“长生不老”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愿望。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越来越长,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3岁,其中男性71.3岁,女性74.8岁。
看看我们周围,八九十岁的老寿星随处可见,有关百岁老人的消息也时有所闻。
长寿是每个人所向往和不断的追求的,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上升,我国人民平均寿命也得到了稳定的上升。
而科学家也通过不断的研究表明,影响寿命的原因不止有遗传基因,还有受后天生活的习惯所影响,所以,想要长寿,就要学会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惯,养成长寿的体质。
寿命取决于众多因素: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衰老机制的相关研究已有长足进展,未来人类寿命将不断延长。
但在目前的条件下,大量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将长寿指向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及社会化因素,尤其是社会化因素,婚姻、职业、社交以及背后的人格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钟南山院士:影响长寿的因素当中遗传占了15%,环境因素占了17%,治疗也仅占8%,而剩下的60%都是由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决定的。
这样看来,影响长寿的因素后天因素才是占比最大的。
钟南山院士提醒中老年人:做好这三件事,或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01
节食和素食
为什么说七八分饱更长寿?钟南山院士表示,“若要身体安,三分饥与寒” ,过饱会增加肠道负荷,导致大脑早衰,此外,节食还有助于抗氧化损伤,减缓端粒酶缩短速度,进而延长寿命。
除了控制饮食摄入量,钟南山还提倡吃素,简单来说,就是少吃荤腥,多吃粗粮、蔬果、坚果和豆类。
当然这里的吃素并非“全素”,而是“素食为主,荤素搭配”,这种吃法饱和脂肪摄入量低,对健康更有益。
02
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