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育儿家 | 宝宝睡觉打鼾、张嘴呼吸怎么办?儿科专家解答来了
第一个,刚才说的,打呼噜、打鼾。
第二个,他有可能因为这个气道的阻塞,出现了张嘴呼吸的症状,这也是鼻呼吸不通畅的情况下,口呼吸做代偿的一种表现。
还有的人,他并不是一种标准的鼾声,很有可能是一种呼吸音粗,就是听着喘气比较粗的那种。症状上来讲,很有可能他会出现因为睡觉不好导致的白天的困倦,记忆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等这些。
那么查体上来看,扁桃体的肥大,我们是很容易看见的,张嘴压舌板一压,两个扁桃体就能很明显地看出它大还是不大,有没有化脓、有没有充血。腺样体就比较难,因为腺样体的位置可以在这看出来,腺样体的位置在鼻腔的后端,在鼻腔整个的后面,在鼻咽部,所以在通过普通的查体的办法,是没有办法看见这个腺样体的。一般来说,我们在临床上大约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第一种,那就是影像学的方法,用鼻咽侧,一般很多医院都可以做这种鼻咽侧,实际上就是从侧面看,看看这个腺样体占据这个鼻咽部阻塞了有多少,我们大概会看它阻塞的比例有多少,我们一般叫an比,an比如果超过0.6的话,我们就认为这个人是腺样体肥大。0.7以上就算中度,0.8以上就算重度。一般我们会对这个病情有一个,如果要是用侧位影像学的方法,我们去照的话,我们会有一个大概的对这个疾病程度的一个判断。
那么另外一种临床查验的方法就是纤维鼻咽喉镜。简单地说,就是拿面条那么粗的一个镜子,从鼻腔里一直伸到鼻咽部。它是个软镜子,通过它就可以看到鼻咽部这个腺样体到底有多大,阻塞后鼻孔的程度有多大。
这两种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鼻咽镜对于小朋友、比较小的小孩的话,他还是比较恐惧的,有时下镜的时候,还有一定的疼痛,虽然我们用一些局麻药。鼻咽侧位,它毕竟是一个影像学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射线照射,所以也不能长期的去用它。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症状查体,包括影像学的一些结果,我们会对这个孩子下一个诊断,他腺样体到底有没有增大,如果有一个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以后,我们首先采取的多数是一个保守的治疗,多数是保守治疗。一般我们是用鼻腔的冲洗或者是鼻用的一个激素,包括白三烯受体的阻抗剂,如果我们怀疑他的鼻炎,不管是过敏性的,还是鼻窦炎,还是一些其他的炎症,导致了他腺样体增生的话,我们也会相应的把这些炎症同时处理。我们大概会保守治疗一到两个月的时间。相当一部分的孩子他的症状会减轻,这样的话,如果打呼噜或者张口呼吸等等这些症状都减轻得比较明显的话,我们可以减药,然后看看维持得状况怎么样,如果维持比较好的话,我们就不太选用手术的治疗。
如果这个孩子保守治疗效果不太好,或者是虽然经过了一些保守治疗,但是他老是反复发作,用药他就好,不用药又犯,那么这样的孩子,我们可能就要考虑手术。
还有一个就是说,如果你腺样体肥大,导致了你其他部位的问题,比如很严重的阻塞,或者是分泌性中耳炎等等这些,那么我们也可会考虑手术,这样的话,他可以很快地解决梗阻,以及相应的一些靶器官的损伤。
主持人:说到手术治疗,咱们这个手术有没有一个明确的年龄的限制,因为有的时候在门诊上,确实有很小的孩子,比如说一岁多,还没有到腺样体增生高峰年龄的孩子就过来看,但确实有一些也伴有腺样体肥大的,那这种,您一般在门诊上会建议让孩子进行手术治疗呢?还是保守治疗?
嘉宾:一般来说,考虑到麻醉的一个原因,我们一般来说,不是特别严重的腺样体肥大的话,三岁以下还是让他保守治疗。如果要是说其他的原因或者是症状非常的重,做了深呼吸监测以后,发现他这个阻塞程度特别的重,或者有很明显的其他的靶器官的损伤等等这些原因的话,那么小一些的孩子也可以。但就临床上来看,一般是三岁以上的孩子做腺样体以及扁桃体的手术会更常见一些,这个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标准说哪个岁数的可以去做,我们更多的还是综合评估这个患儿的状态,然后决定他是不是做,但大体上来讲,三岁以上的孩子安全性也好、机率上也好,他会更多一些手术的。
主持人:说到手术治疗,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很多因为腺样体肥大的孩子来做手术的,家长其实可以接受来切除腺样体的,但是一旦在术前谈话的时候,我们查体发现扁桃体肥大,和家长说我们扁桃体和腺样体要一并切除,很多家长可能就觉得很难接受的,他们总会跟大夫说,扁桃体是咱们人的第一道防线,我切了扁桃体之后,会不会就反复的感冒呢?是不是我切了扁桃体之后,我一旦生病,我就引发肺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