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育儿家 | 宝宝睡觉打鼾、张嘴呼吸怎么办?儿科专家解答来了
其实是这样的,咱们做腺样体或者扁桃体切除的手术,主要是为了解决孩子通气的问题,也就是呼吸的时候,气流无法进入的问题,但是比如说把我们的上气道从鼻腔一直到喉,我们比喻成一道长长的管子或者说是一条马路,比如说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交通拥堵,我们都是无法通过的,像腺样体,我们把它切除之后,如果扁桃体还是狭窄的话,那我们的气流还是无法进入。所以说,伴有腺样体和扁桃体同时肥大的孩子,我们还是建议把腺样体和扁桃体一并摘除,才能解决他这个呼吸的整体的问题。
但也有一些家长会问了,说既然我们的腺样体和扁桃体都是局部免疫器官,那我们切除了腺样体和扁桃体之后,我们的抵抗力到底会不会下降呢?
嘉宾:人的抵抗力实际上包括很多的方面,即使是在鼻咽部这个屏障来说,它实际上也不仅仅包含腺样体和扁桃体这两个组织,因为鼻腔以及咽腔,因为它是一个呼吸道,甚至咽腔的话,它是消化道的一个部分,所以它实际上是常常接触外界异常的物质,常常受到各种病原的损伤,或者接触各种不同的病原刺激。
实际上来说,咽部的免疫器官的话,它并不只是包括扁桃体或者是腺样体,还包括舌根的淋巴组织,包括咽侧壁、咽后壁的淋巴组织,我们常常把这些合并起来,叫咽淋巴环,还有深度的一些淋巴组织。因此就是说,它整个一个淋巴组织还是很丰富的,它共同建立起了鼻咽部对外面的一个免疫体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实际上是一个权衡,到底是保证他的气道通畅?还是保证一定的免疫力?这个事情实际上是需要权衡的,所以说,堵塞得越重,呼吸暂停越重,那么我们越应该选择把阻塞的问题解决掉。同时,在很多患者中,扁桃体或者是腺样体会反复感染,实际上这种情况下的扁桃体和腺样体组织,很难说是一个能发挥正常作用的免疫器官,甚至很有可能是其他一些疾病,比如说心肌内膜炎、肾炎,它有可能跟溶血链球菌感染有关,而这个溶血链球菌就有可能是长期存在于这些腺样体组织里头。
所以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的时候,它不仅不能作为一个正常的免疫器官,反而变成了一个病原藏匿的部位,所以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也是我们切除的一个主要指征之一。
总体而言,就我们自己的经验来看,绝大多数切除腺样体和扁桃体的患者,术后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免疫功能下降,反而如果术前有反复的周期性发热,易感冒,或是伴发鼻窦炎的患者,在进行了腺样体或者扁桃体切除术以后,这些原发的基础疾病甚至比原来要有很明显的减轻,所以大多数的孩子并不会是因为做这个手术引起免疫功能的异常。
张冰:那我们做这个手术,想权衡利弊,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比如说临床上一个新标准呢?
占小俊:实际上是这样,睡眠呼吸,睡眠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有几种:一个是睡不着,一个是就睡不好。那么咱们所说的睡眠呼吸暂停,它实际上就是睡不好的那一块。一般来说,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大概还是会有一个比较标准的检测的,我们是叫多导睡眠呼吸监测,那么这个监测是怎么做呢?如果是一个全导的睡眠呼吸监测的话,那么它需要监测孩子在睡眠时间脑电的活动,它大概有六导脑电,眼电的活动,下颌肌电的活动,这是电生理的一个监测,它主要是为了判断这个孩子是处于睡眠状态还是处于清醒状态。那处于睡眠状态的时候,他在哪一个睡眠?它的机理?这是这些脑电、眼电、下颌肌电,这也是监测这个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导联去监测什么呢?第一个就是口鼻的气流,这样的话,他可以知道,这个孩子在睡眠中,他有没有气流的阻塞?这个阻塞和鼾声是不是一致的,包括他胸腹的运动,包括手指的血氧,这个血氧,因为你阻塞以后,氧气进不去,这样的情况下,慢慢的血氧就会掉,它可以监测你呼吸暂停事件出来的时候,血氧掉不掉,掉多少,一晚上会有多少次氧减的事件,最低的血氧能掉到多少。总体而言,这个检测是对于睡眠呼吸诊断非常重要的一个检测手段,他主要是评估这个孩子虽然打呼噜,打呼噜有没有暂停,暂停的次数有多少,暂停以后,血氧能掉到多少,等等。主要是通过这个监测,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