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早教妈妈育儿优选
孩子数学学不会一定是方法出了问题。因为用对了方法,数学怎么也学不会的6岁小侄女,如今逆袭成了数学小天才。
嫂子说早就应该这么学,好在没太晚!
数学题太难了!怎么给孩子讲都讲不会。
11-2,知道1-2不够减,去十位借一,然后问儿子。
10被借走一个剩几个?
2个[晕]
10个减去1等于2啊?
不是!10-1,10能分解1和9,剩9个
那结果呢?
19
哪来的10[晕],10不是被借走一个了么?
9
这是嫂子和小侄子的对话,我听着都跟着着急,每做一道,我心都跟着提到嗓子眼了,做题前母慈子孝,做题后声音越来越大,场面越来越失控,孩子胆越来越小,声越来越小。妈妈越来越气愤,嗓门越来越大。

每次写作业都被喊哭
这样的场景大家是否见过或者有同感?
那么问题出现在哪呢?
简单直观的问题孩子都会,一变换题型立刻就懵了,问题出在逻辑思维上。而逻辑思维的培养从宝宝3岁就应该开始了。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2岁左右就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了,例如大的小的、里外等空间概念、高的矮的、一个两个三个等简单的数数……。
是的,《最强大脑》评委、北京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魏坤琳说过:“孩子天生就有数学直觉,2 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接触数学。”

3岁左右,孩子迎来第一个数学敏感期,家长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做数学、逻辑等方面的启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深远意义。
而小侄女现在6岁了,父母根本没有专项的注重去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生活中更是没有“逻辑”的引导。
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瞎玩,哥哥嫂子崇尚放养。觉得3岁前,小孩子就该玩。学习是以后的事,上学就交给老师了。

现在好了,基础认知能力不足加上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和对数学的抗拒让数学的学习寸步难行。
在幼儿园的时候“口算题卡”可以算得明明白白,然而题型一变换啥也不会了,现在一年级了,更注重题型的变换,真的急坏了妈妈和老师,怎么讲也不会。

家长们要切记,育儿的路上,当你意识到方法不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折损,改变方法。
我和嫂子说你辅导一次作业就喊一次,久而久之孩子大脑会更迟钝都被你喊得不知道哪是对哪是错了,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拥有不好的记忆孩子自然想逃避、抗拒,你若想孩子能够快一点就应该想办法让他爱上学习,主动去探究。拥有学习的积极性很重要。

记得儿子3岁半时有一次聚餐,奶奶给两个孩子出了3道抢答题:
(1)1 + 2 = __
(2)1 + __ = 3
(3)__ + 2 = 3
第一道小侄女速度快,立刻说出了答案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