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问题
孩子们的提问能力不同,有些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脱离实际或没有探索的价值。为此,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并最终确定探索活动的内容。
首先,我们要思考问题的兴趣占比,从中选择大多数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其次,考虑问题是否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后,思虑这个问题是否有助于幼儿探索,并在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打上“V”,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标上“A ”,并附上简明的理由。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方法进行引导转化,如:问题范围太大时,将探索研究的范围缩小;问题范围太小或问题简单时,将探索范围扩大;问题相近时,归为一类探索。
在师幼互动中,孩子的问题意识被唤醒,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依据他们的问题和有教育价值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拓展活动,引导孩子们的探索轨迹成为新知识的增长点。
传统主题墙创设的利弊

主题墙涵盖主题名称、主题目标、故事轨迹三个方面,主题名称和主题目标应在主题墙创设的前期出现,而故事轨迹是随着主题的开展不断完善和丰富的。
而传统的主题墙创设也存在诸多弊端,有的教师将主题墙分成几个版块,虽然每个板块都围绕主题进行,但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这就是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当我们看主题墙时,教师的第一视角首先看到的是文字,孩子的第一视角往往是图片色彩、造型细节。文字过多、成人化的主题墙,显然不为孩子所喜,而师幼一起布置的主题墙,则让孩子成为了墙饰的主人。这样的主题墙创设融人了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实现“我们”感,实现对环境的认同。
儿童本位的主题墙环境
创设生成原则

逐步积累原则
主题墙创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丰富、不断变化的过程。伴随着幼儿的探索内容和活动兴趣,主题墙不断跟进、调整。这样逐步积累的主题墙更生动、更直观、更真实地再现了幼儿的探索过程,宣泄了幼儿的情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