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激励自己完成任务呢?用打卡发朋友圈的方式监督吧(have)。
几天下来,闺蜜天天打卡,我也开始羡慕A有那么好的自制力,开始夸奖她很优秀。连她的老板都称赞她的努力。
闺蜜也认为自己真得完成了健身任务,变得更优秀(be)。
结果,没几天闺蜜就放弃了这个计划。而放弃的原因很简单,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人生目标”。打完卡后就想着偷懒。心思不定,只能放弃。
总结起来就是,我们往往有时目标很好,但总是在执行过程中把路走偏。并且,有时候还经常沉迷在低效率中无法自拔。

“be,do,have”模式,会让你改变
1、be(我是一个对这件事有自信的人)
曾记得一位同事,在每次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这样说道,“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完成,因为又很有信心这件事可以让我改变”。
把“我该如何改变,能让我有自信”变成“我因为自信而有所改变”。
博主说,前者,总是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做好。而后者,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全力以赴去做好。
前者,一位自己要做的只有一件事,但后者,却会想到很多办法让自己达成目标。并且全身会充满干劲、全力以赴。
毕竟,你也不希望自己的身边人总带着怀疑的态度看待你,当然,自己也是一样。
对于自律者,来说,开始的自信尤为重要。

2、do(想象充满自信的我该如何做)
记得一位心理专家总是这样说道,很多人在知道自己必须通过别人或者是打卡等方式监督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放弃了。除非,很久以前,就对自己很有信心。
而我们之所以,会对别人的办法那么看重,甚至是影响自己的决定,也是受到了不自信的影响。
对于每个打算自律的人来说,都是摆脱不了一种想法,“别人很早以前就开始了,而我才刚开始,肯定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才这么晚开始”。
想要早起的人,会觉得自己已经习惯晚起,因此,寄希望于早起打卡证明自己;
想要锻炼身体的人,会觉得自己已经不注意身材很久,因此,总是过分注重健身房等可以让自己被动接受训练的地方;
想要去图书馆学习的人,从以前就觉得自己和“死读书”的人不同,因此,总是寄希望于图书馆等学习氛围强的地方可以激励自己。

但很多人,总会在这一过程中沉迷上了“低效率自律”迷惑,原因当然就是努力地跟着别人走,没找到真正的好办法。只想通过低效率的计划证明自己可以。
同事曾告诉我,每当自己制定完自律计划后,就会这样想。
“明明知道自己在做着无意义的事,却依旧想做,因为自己正在向别人证明自己可以早起。即使自己每次都利用早起时间在补觉”。
明明知道一切无意义,却依旧想坚持下去。
很多人之所以在自律面前兜兜转转,都是因为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我和以前不一样”的错觉。
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但依旧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正在做。伪自律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此。
总希望从别人身上获取灵感
把原来的“早起为了自律”换成了“早起为了打卡”。久而久之,我们就总在原地转圈圈。
在自律之前,就为自己想好无数可能。
因为你会发现,帮助你完成任务的办法真得有很多种。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只有“打卡”或者别人帮你监督,就可以帮助你自律的怪圈里。
以自己的脾气,会如何做;
别人有什么好的办法值得自己学习呢;
怎样让好办法适合我。
针对自己的问题,而想出的答案,总不会让你失望。

3、have(我必须要拥有这些“指令”)
一位实验者,想要减肥,但总是拒绝不了甜食的诱惑。即使她随时默念甜食的缺点,以及给她带来影响。但依旧提起甜食,就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