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坏的胆固醇,在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为2.07~3.10mmol/L。3.5~3.61mmol/L为边缘升高,大于3.64mmol/L为升高。一旦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就会给人体造成危害。
那么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 饮食结构不合理
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因为饮食不当,这主要是因为某些饮食中包含着大量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一旦患者食用过多,就会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
2、 缺乏运动
现在一些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经常在暴饮暴食之后缺乏锻炼,在摄入量过多而消耗量过少的情况下,这些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积存在人体内,因此不仅会导致肉体上的肥胖,还会造成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
3、 精神压力大
一些患者可能由于生活压力大,造成精神过度紧张,因而采用吸烟酗酒的方式来进行发泄,在这种长期精神紧绷的状态下,就会造成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
4、 遗传因素
当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的时候,和遗传有很大的因素,遗传中的基因问题对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应该加一个胆固醇,都知道它是种坏胆固醇,恰恰是它几乎占了总胆固醇的60%。
其次我们现在说的高脂血症包括了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这是血脂中完全不同的物质。
高胆固醇血症70-80%和遗传有关,包括合成功能、人体所需的胆固醇有70%以上是由机体自身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在肝脏和小肠黏膜由乙酸合成而来,而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从糖类、动物蛋白质、脂肪代谢产生的乙酰辅酶A是合成胆固醇的基质,另外与胆固醇在体内代谢及腸道对通过肝肠循环对由胆汁排泄的胆固醇回吸收能力有关。说到这儿应该明白了,与遗传相关胆固醇远比食物中摄取的更为重要。而高甘油三脂血症与遗传相关性远比胆固醇要低,更多见是吃得太飽、太多、太甜、太油、嗜酒有关,和糖尿病也有相类似的发病机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容易在血管壁形成脂质条纹,久之损害动脉血管内皮,并大量渗入内膜下被氧化,同时招来炎症趋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血管内皮收缩因子、CD40等,加重了内皮炎症反应和损害,同时大量具有㖔噬功能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等侵入受损血管内皮下,贪得无厌地吞噬大量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成成堆的泡沫细胞即斑块的核心脂质。因此LDL太高,斑块长得又快、又多、又大,这就是通常说的软斑块或不稳定易损斑块。斑块不破会使血管腔变小,血流减少,一旦斑块破了,溃破口立即激活了随血流经过的血小板并产生瀑布反应,只有被激活的血小板才会暴露出纤维蛋白受体,通过纤维蛋白连接血小板相互聚集成血栓,完全闭塞的血管便产生了器官的梗塞。
所以说他汀类药物的发明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唯有它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
2018.6.6
在常规体检化验中,查血脂会有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等。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高密度脂蛋白是"好东西",号称"总胆固醇的清道夫"。而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坏东西"了。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容易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明显正相关,所以低密度脂蛋白是评价个体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指标。
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饮食不合理 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是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而动物产品,如鸡、鸭、鱼、肉、蛋、全脂牛奶、动物内脏等,都是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来源,而加工和油炸食品比如蛋糕、面包、油条等含有高浓度的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过度饮酒也是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