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
热量56千卡,蛋白质1.3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12.7g。血糖Gi值:48%,GL值:9。
土豆。
热量81千卡,蛋白质2.6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17.8g。血糖Gi值:62%,GL值:11。
红薯。
热量102千卡,蛋白质0.7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15.3g。血糖Gi值:77%,GL值11。
米饭。
热量126千卡,蛋白质2.6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28.9g。血糖Gi值:90%,GL值22。
从上面对比分析可看出,同等重量下,所有薯类碳水化合物含量、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均比米饭低,而其他营养物质相差不大,取代米饭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在芋头、土豆和红薯三种常见薯类中,芋头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血糖Gi值和GL值最低,是最佳选择。
2.芋头宜蒸煮,不宜油炸、加糖、加肥肉炖。
芋头蒸煮做法,最大程度保留营养物质不被流失,可以原只蒸煮或做成杂粮饭,推荐做法。
高温油炸,营养物质损失多,含脂肪多而增加胰岛素抵抗,不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油炸芋块、芋丝,不推荐。
同样道理,名菜“芋头扣肉”并不推荐。
糯米血糖指数86%,细化成糯米粉,血糖指数更高,芋头与糯米粉做成的“芋头糕”等点心,不推荐。
广东著名小吃,“芋头西米露”、“芋头糖水”,因为添加糖已改变了芋头低升糖本性,妥妥变成高升糖食物,不推荐。
这个说法还是头回听说,不过怕自己孤陋寡闻,我很认真地查了有关芋头的资料,还是没有找到有关芋头和胰岛素相差的资料。
芋头属于薯类,含有18%的淀粉和2.2%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及口感都和马铃薯非常接近,比较突出的是淀粉、膳食纤维和钾含量比较丰富,膳食纤维含量为1克/百克,钾含量更是高达378毫克/百克,超过了绝大多数的蔬菜和水果。
充足的钾确实能起到维持血糖、蛋白质正常代谢的功效,对糖尿病人非常有益,而且芋头的升糖指数为47.7,属于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比较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但无论如何它也起不了胰岛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把它奉为“天然胰岛素”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说到能抑制餐后血糖作用的食物,另外一种同样带“芋”字的魔芋倒是比芋头要好得多了。
魔芋中有一种成分叫葡甘露聚糖(又称魔芋胶),属于膳食纤维的一种,含量非常高,达44%-64%,它在肠胃中无法消化吸收,进入胃中吸收胃液后体积可以膨胀20-100倍,一方面非常有利于减重,另一方面它强大的功效在于能干扰体内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吸收,能抑制餐后血糖上升,降低血液胆固醇,非常有利于高血糖和高血脂症患者。
不过食物毕竟是食物,代替不了药物,偏听偏信会误大事的。
(安娜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王兴国营养特训班四期学员 扶贫达人团优秀成员 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 营养科普原创作者 唠“糖友” 的嗑儿 说“减重” 的事 还有好吃的、好喝的和你一起分享)
说芋头是天然胰岛素?乍一听还挺让人惊喜,真有这么一种食物具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吗?现在身边的糖尿病人越来越多,于是有关糖尿病的“食疗方”也满天飞。各种真假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要想辨别真伪还真得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也不知道这个信息是从哪传出来的?既然说是天然胰岛素,那么意味着吃了以后就会降血糖。可事实上,吃了芋头只会升血糖,并不能降血糖。所以说芋头是天然胰岛素有些夸大其词。
绝大部分食物或多或少地都会含有碳水化合物,那么吃了就会升高血糖。但即使是糖尿病,也还是需要碳水化合物的,不能因为怕升高血糖,就拒绝一切的淀粉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