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诸侯的举动直接惹恼了楚成王,他派遣斗子玉为将,率兵围攻宋国,想要杀鸡儆猴。
而另一边,重耳好不容易强大了晋国,有诸侯国臣服,还没捂热乎,怎么能任由楚国再夺走。于是,他整顿三军,率军出征,攻克了曹国和卫国,并将大军驻扎在卫国境内。
这边,斗子玉还没拿下宋国,那边曹国和卫国也已经被晋国收入囊中。楚成王得到消息后,连忙发出诏令,要求斗子玉撤兵,他明白,此刻的晋国是人心所向,不能硬碰硬。
可斗子玉却违背王命,率军急进,与晋国军队对峙于城濮。大战一触即发,重耳命大军退避三舍,报答当初流亡楚国时,楚成王对他的礼遇。
最终,城濮之战爆发,楚国大败,斗子玉违背王命,只能自杀谢罪。
有人说,楚成王之所以不杀重耳,只为了借重耳的手除掉斗子玉。当时,若敖氏家族在楚国呼风唤雨,权力过重,导致王权旁落,必须要灭其威风。
然而,斗子玉的死也并未覆灭若敖氏家族。
城濮之战后,楚成王想要改立王子职为太子,太子商臣得到消息后,起兵谋反,将楚成王逼死,然后继承大位,史称楚穆王。
楚穆王在位时期,与若敖氏家族的关系极为紧张,因为当初楚成王想要立他为太子的时候,就遭到了若敖氏家族的反对,后来,改立太子的注意也是出自若敖氏家族。
楚穆王去世后,楚庄王即位。楚国交到楚庄王手上的时候,楚国的政治班底是四分五裂,大部分权力掌握在以斗椒为中心的若敖氏家族手中。
楚庄王即位之初,楚国局势不稳,若敖氏家族也出现了内斗。斗克内斗失败,竟然挟持楚庄王逃出郢都,好在最终楚庄王被安全救回,这场叛乱史称斗克之乱。
这件事让楚庄王明白,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竟然成了家族内斗的政治砝码,而这个斗克仅仅是若敖氏的旁支,便敢拥兵自重,挟持国君,而他毫无抵抗之力。
若敖氏家族的豪横让他如鲠在喉,他只能隐忍,并且做出昏庸的样子来迷惑若敖氏,降低他们的防备。
楚庄王即位的三年里,他终日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完全不问国事。在诸多大臣的眼中,他是个只顾享乐的君主。其实,他只是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君王。
于他而言,日夜寻乐,他并不快乐。
02
一鸣惊人
一日,大夫伍举来求见楚庄王,但是,他并不想像其他大臣那样死谏,而是想到了一个迂回的办法,旁敲侧击地试探。
当楚庄王听到内侍禀报,有大臣前来求见的时候,他不屑地说道:“我倒要看看还有哪个不怕死的来劝谏。”
当伍举踏入宫殿时,之间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姬,右手拥着越女,左拥右抱,葡萄美酒,好不快活,伍举见状,不禁有些皱眉。
他向楚庄王行了一礼后,说道:“听说大王这里有美酒歌舞,我是来讨杯酒喝的。”
楚庄王一听,顿时露出了高兴的神情,给伍举赐了座位,与他共饮了起来。
随后,伍举趁着楚庄王高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