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管理者都会觉得自己的下属不能干,执行力差?
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把下属的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分类,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能力不足的进行指导培训,态度不积极的可以鼓励激发,目的是要对下属的短板进行提升,尽快达到管理者要求的水平。
大胆放手,学会授权。作为领导者不应该也不可能事必亲躬,只有放手给下属锻炼的机会,他们才可能成为能独挡一面的大将。要知道,让下属成熟起来的途径不是工龄,而是经历。
允许下属犯错,不要求全责备。任何一个成功的人才一定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允许下属犯错是培养下属自信和激起下属热情的有效方法。如果下属一有失误,领导就对其宣判死刑不再重用,那么所有的下属都没有机会成长起来。
总之,作为管理者总认为下属不行的心态是一种误区思维。领导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替代团队的力量,培养下属、激发下属潜力,帮助下属快速成长才是管理者更应该做的事。
以上为个人观点,我是职场本纪,欢迎关注我分享职场智慧。
“职入龙门”观点:“慧眼”领导能把石头(平凡员工)雕琢成“美玉”(人才);而“拙眼领导”,不想费力“雕琢”,只想石头自己变成美玉!最后,没有“美玉”产出高价值,反倒“赖”石头,岂不可笑?
一、为什么说“总认为下属不能干、执行力差的领导都‘眼拙’呢?看似都是下属的问题,实则在公司看来,却暴露了这类领导关键的“管理短板”!
第一块管理短板:不是下属能力不行,是领导缺乏团队建设能力。
如果把领导比作是“元帅”,员工比作“士兵”的话,那么这类总喜欢“挑”下属毛病的“元帅”,就是不想做带兵操练的“苦差事”,只想享受带领“攻城略地、封侯拜相”荣耀感的“幻想型领导”!
举例:即便是秦国名将战神白起,获得“战神”的称号也不是靠坐在元帅宝座上能坐稳的。他每刷新一次“不败”记录,都是靠平日里对“白家军”苛刻训练中获得的。
白起只有训练更多“以一敌百”的士兵、统领千军的将军,才能撑起他统领几十万大军攻城略地的“不败”神话。白起对团队训练的过程就是在“雕琢”美玉。
白起对士兵训练的科目包括:
A 训练士兵对于国家忠诚的信念。(领导应灌输员工与公司企业思想更多实现统一);
B 训练士兵绝对服从管理(领导应花心思培养员工服从公司安排的工作意识);
C 训练士兵精准完成作战目标(领导应培养员工高效精准执行公司战略目标的工作效果);
D 训练士兵以保家卫国为唯一前进目标(领导应培养与员工建立“职业利益共赢”的合作意识。)
所以,有些领导再抱怨下属能力差之前,是否三思考虑:自己是否有做到像白起那样的团队建设呢?如果没有,何来“骁勇善战”的精兵强将呢?
【公司眼中真正有价值的管理者,应具备以下“雕琢”下属的能力】
任何层级的领导,都是做为“落实公司理念和战略目标的执行者和润滑管道”而存在的。所以,即便是顶级人才加入你的麾下,也不代表你可以放任不管,坐等果实了。管理者仍然需要指导员工精准、高效执行公司战略目标,这才是体现领导价值的方式。这个指导和监督过程就是实现公司、自己和员工三方“职业利益共赢”,也就是团队建设、实现高效领导的过程。
所以,一个合格领导对下属的“栽培和辅导”并不是学生时代的知识解答,你不解决他们“知不知道”的问题!领导最需要帮助下属解决的职业困惑是:如何与公司企业文化高度统一、如何精准高效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怎么做”的问题!而且唯有这点“雕琢”的过程,是任何领导都不能逃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