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连朱高炽减肥,朱棣也要亲自管,厨子给朱高炽多煮了点吃的,朱棣都要杀了厨子。
可以说,朱高炽这20年的太子生涯,过得是如履薄冰。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废掉。
但是,无论朱棣对朱高炽多不满意,终究没有废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朱高炽能撑过这20年,最终顺利继位,不仅仅是因为礼法的约束,群臣的支持,朱瞻基的帮助。这和他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大智慧,也是分不开的。
1、能力出众
朱棣是一个闲不住的皇帝。要么巡幸北京,要么御驾亲征,经常远离首都。
在这20年里,朱高炽6次监国。时间长的,近4年。时间短的,也有4个月。
监国期间,除了必须朱棣亲自处理的军国大事之外,明朝的大事小事,都由朱高炽一手掌管。
朱棣在外打仗,也是靠朱高炽做好后勤工作。
而他的监国成绩,除了朱棣对他不满,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一些事件,可以说是人人称赞。明朝在他的手下,一切井然有序。

2、众望所归
朱高炽是一个仁慈的人。
有一次,他从南京启程,被朱棣召去北京。路上,看到男男女女沿路捡草籽。一问,才知道,原来当地闹了饥荒。
朱高炽赶紧命令当地官员,开仓放粮。然而,没有皇帝的命令,官员不敢承担责任。
此时的朱高炽,正被朱棣怎么看都不爽。但他还是告诉官员,只管放粮,一切的责任,由他承担。
他崇尚儒学,友爱大臣,名声非常好。在当时人的眼里,他是近乎完美的未来君主。

3、顺应时势
历史的趋势,打天下之后,必然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
明朝经历过朱元璋开国,朱棣靖难、御驾亲征,国力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无论谁做下一任皇帝,都要与民休息,发展文治。
而朱高炽,就是那个擅长内政、擅长文治、关心民生的人。
他的选择,他的举措,符合历史潮流的发展,顺应时势。
所以,即便朱棣不喜欢他,打压他,他的地位依然稳如泰山。
永乐九年,朱棣把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立为皇太孙。这相当于昭告天下:太子地位稳定,无需再有小心思。
毕竟,自古以来,皇帝废太子就不容易。如果太孙在,废太子的同时也要废太孙,一次性废黜两个储君,更不容易。
从朱瞻基当上皇太孙开始,朱高炽的地位,就再也没人能撼动。

写在最后
朱棣心目中的继承人,要像自己一样,勇武,果断,能干。
无论是朱高煦,还是朱瞻基,都是这样的人。
他的长子朱高炽,却一点都不像他。
- 朱棣健康硬朗,朱高炽又瘸又胖,走路都不利索。
- 朱棣能征善战,朱高炽连马都骑不上。
- 朱棣暴戾残酷,朱高炽厚道仁爱。
然而,处于礼法和明朝发展的考虑,朱棣依然舍弃了他喜欢的二儿子朱高煦,立朱高炽为继承人。
不过,朱棣这么喜欢朱瞻基,立朱高炽当太子,也就意味着朱瞻基是未来的皇帝。
这么一想,估计朱棣的心理也平衡不少。
你觉得呢?

1402年,被南军击败的朱棣,给赶来支援的次子朱高煦开了一张史上最大空头支票:“努力,世子身体不好!”

当时,朱棣已经回绝了朱允炆的求和请求,并将大军陈兵于浦子口,准备从这里渡江后攻击南京城,对朱允炆发起最后的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