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卡”就是零热量吗?真的有负卡路里食物吗?“无糖”就是“零糖分”吗?想靠无糖食品减肥并和大狗一样穿上JK服和萝莉小裙子的猛男,千万不要错过这期文章。
今年可口可乐公司受疫情影响,第二季度的收入锐减28%,决定停产zico椰子水,并考虑取消健怡和其他不太受欢迎的可乐。不得不说百事,这盛世如你所愿。但另一个靠着“0糖、0脂、0卡”完美出圈的某网红饮料却在上半年销售额超8亿元,仅5月销售业绩就超过了2018年总和,在618时超过可口可乐成为水饮品类榜单第一名。
不是我想搞个大新闻,其实这些所谓的“0糖、0脂、0卡、0胆固醇、0嘌呤”等等宣传语,大多数都是为了营销整出来的卖点。
首先,0糖分≠无糖。这里的“0”其实并不是消费者理解的“完全没有”,在我国,每100g(或100ml)食品中的含糖量不超过0.5g的都可以被标注为“无糖或不含糖”,不过这点含量也是微乎其微的。
而所谓的“糖分”指的是单糖和二糖,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0糖”就是代表不含这些糖。但往往它们都含有人造甜味剂,也就是“代糖”。代糖就好比你磕cp,甜是甜,但它始终是属于别人的酸臭,是解放你右手或者左手的“代糖”,不像给我一键三连加的人,我愿尊称他为真正的爸爸。
代糖的甜度是白糖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只需要一点点,就能有足够的甜味,这就是它又甜又几乎不会产生能量的原因。但宣称可以“降糖减脂、不担心健康、狂喝不胖”这种,真是一开口就是老资本家了。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只要每天代糖的摄入量不超过660mg,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而你要达到这个中毒量,得先考虑你的钱包会不会中毒。
不过也有研究显示,人工甜味剂导致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方面和含糖差不多。有些甜味剂还存在一定副作用,比如阿斯巴甜含有苯丙氨酸,不适合本身不能代谢苯丙氨酸的苯丙酮尿症病人。另外还有些糖醇类物质,比如网红饮料里的赤藓糖醇和口香糖里的木糖醇,有些人吃了就会拉肚子。
但毕竟人和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一个人原来是每天喝一罐可乐,那现在用代糖饮料代替,可能更健康一些。但如果一个原本不喝饮料的人,每天喝上两三罐代糖饮料,长期带来的健康效应可能会更糟糕,比如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糖代谢紊乱或者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再来说说“0卡”,按照规定,如果每100ml(或100g)食品中所含的热量低于5千卡,就可以标注为“0卡”,也就是说,标注为“0卡”也不一定完全不含热量。
不过也没必要纠结这一点点热量,反而那些盛传的“负卡路里食物”才真的是张口就来。它指的是有些食物消化它们所需的卡路里比它本身的卡路里还要多。比如一个热量为50的苹果,大约需要用75卡路里来消化它,相当于吃了一个苹果,不仅没有增加自身热量,还消耗掉了25卡路里。还有口感粗糙的芹菜,被认为含有丰富的纤维,也能燃烧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