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埋头干”“下苦功”的背后,蕴含着vivo研发创新的原则——站在用户角度,搞清楚用户究竟要什么;在认知准确的前提下做长线投入。
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出发,vivo的4条长赛道无一不紧紧围绕着研发“铁三角”去打造。铁三角的3端,分别是产品规划、技术规划和技术预研。其中,产品规划是想清楚用户到底要什么,技术规划则是思考用户需求如何去实现。而当两者“握手”后,vivo就会制定出未来36个月的技术清单。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就通过投资或加大人力投入的方式来“提速”攻关,最后通过技术预研让“梦想照进现实”。
创新是科技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路径,vivo研发领域的长期经费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在核心人才储备方面,vivo充分吸纳、发展本地的人才资源,布局了覆盖深圳、东莞、南京、北京、杭州、上海、西安等城市的广泛研发网络,在5G、设计、AI、影像等领域都有着雄厚的专业人才储备。截至2022年4月,vivo全球员工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已占到总人数的75%。
vivo深知,唯有对未来技术进行持续研发投入,才可能保持不断向上的发展活力。为确保对未来技术的把控,vivo于2021年初成立中央研究院。作为vivo可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的“灯塔”,主要解决中长期(3至5年)的产品技术方向的研究与预判,致力于vivo的新技术方向探索、新产品形态研究以及人才能力布局,进一步拥抱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
除了现有技术领域规划团队和vivo中央研究院,vivo还拥有遍布广泛、形式多样的科研机构,包括研发中心、研究院、实验室等,其在不同细分方向展开具体研究与开发工作,覆盖了5G通信、人工智能、工业设计、影像技术等诸多前沿领域。
2021年12月,vivo通信中心模拟网实验室在vivo全球总部落成
作为全球领先的终端品牌,vivo一直关注通信产业前沿技术的演进和标准制定。截至2021年,vivo牵头或参与制定超过260项国内外标准,其中国际标准超过30项、国家标准超过20项、行业标准超过80项、团体标准超过130项。截至2022年5月,vivo全球累计获授权自主研发技术数目超过1万项,累计申请近4000项5G发明项目,向3GPP标准化组织提交5G提案近8000篇。目前,vivo已启动面向2030年的6G超前技术预研与探索,2020年10月,vivo通信研究院发布《数字生活2030+》和《6G愿景、需求和挑战》白皮书。2022年7月27日, vivo通信研究院正式面向全球发布《6G服务、能力与使能技术》白皮书,分享其在6G领域研究上取得的最新进展。同时,vivo还首次对外系统公开6G原型机的实验情况。
正是这种“不计成本”研发投入的底气,赋予了vivo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无人区”的勇气。也正是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科技实力,使得vivo从致力于打造“优质”产品到“伟大”产品的转变水到渠成,为vivo从“中国制造”走上“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科技企业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钝学累功成就笃行致远
回首vivo的27载创业历程,从“摸索着进入强手如云的手机市场”,到率先研发“全球最薄手机”,进而推动中国5G手机商用化进程,vivo每次“踩中风口”看似偶然,实则都是始终坚守本分,不忘初心、“埋头种因”得来的必然结果。
沈炜认为,企业如人,快乐、活得健康长久是最重要的。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不受短期压力、诱惑的干扰,才有可能去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正确。对于如何成为“更健康、更长久的世界一流企业”,沈炜将vivo愿景的达成分解成3个梦想:“我们必须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第一是建立世界一流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这是我们一切一切的前提!第二是给消费者提供世界一流的伟大产品和服务,这是我们存在的价值!第三是建立世界一流的令人热爱和尊敬的伟大品牌,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渴望!”
“更健康、更长久”是vivo的初心,而初心不改,实现理想,需要得到4类利益相关者,即消费者、员工、合作伙伴和股东的“人心”。沈炜带领vivo一路走来,始终坚持“利他共赢”原则。他常说,作为CEO,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随时协调好这4个方面的关系,让他们都快乐——为用户,创造伟大的产品;为员工,营造快乐进取的氛围;为伙伴,建立互信共赢的平台;为股东,提供长期稳健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