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影视学习:大秦帝国、野战排、五星红旗、可可西里、莫斯科保卫战、绝密543、亮剑
向书刊学习:读者文摘
向员工学习:华为问题、心声社区、韦晓慧
向杂家学习:索马里海盗、传教士
任正非非常注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与万人谈,干一件事。
什么是行万里路?在疫情之前,任正非一年当中至少有200多天都在世界各地跑,见过了才能增长见识。他认为,没到过世界,哪有世界观。所以,企业家们还是要多出去走走,开阔眼界。整天都扎在车间的管理者当然也是好的管理者,也是一种不错的工作方式,但是从个人成长与提升的角度,仅限于此并不可取。
读书应该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现在,很多人都不读书、不学习,所以道路会越走越窄。
还有,与万人谈,就是一杯咖啡主义,其实就是把碰撞出来的思想化为行动,最后使大家拧成一股绳,干好一件事。任正非的一件事是什么?就是要管理好华为,这就需要聚焦。所以,任正非是一块大海绵,吸取到宇宙的正能量,并把所有的精力都关注到管好华为这件事上。
多年以来,对任正非形成了重要冲击的是他1993年的美国之行,这是他第一次出国。在贝尔实验室,任正非充满了对贝尔实验室创新精神的敬慕之情,他把这种情感形容为:胜过爱情。这一次出国,确实打开了任正非向全球优秀企业学习的思路。在这之后,他就一直处在深度向外界吸取营养的过程中。比如,他学习英国的君权神授,临朝不临政,在华为企业内部推行了轮值CEO制度。确实,英国人的君主立宪制度已施行了300多年,至今平稳运行,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任正非还对美国的创新精神大加赞赏,一直觉得,美国在实现了非凡成就,已经远超其他国家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高涨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没有像北欧地区的人们一样不思进取。除此之外,日本的精益,德国的规范,海底捞、顺丰的服务精神,还有我党学习,向军队学习等等,都曾专门发文,要求在企业内部学习。华为这种强大的学习能力,强大的自我批判力,强大的标杆管理模式,都是其非常重要的驱动要素。
华为还向动物学习。狼性、狮群、蜘蛛、蚂蚁军团。向植物学习,向建筑、向影视、书刊学习。早年任正非最喜欢的一本杂志是《读者文摘》,遇到精华的内容都会摘抄下来。并且每年都要订合订本,发给干部阅读学习。还有向员工及杂家学习等等,也是华为特有的现象。任正非这块“大海绵”并没有给自己设局限,只要是正能量,任正非都会将其吸纳过来,经过发酵、转化,从思想的“云”,变成全体干部队伍的“云”,云卷云舒,变成雨水,变为公司的实践,这是华为进步的重要机理。华为是一个具有强大学习能力、自我批判能力、自我修复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标杆管理能力的公司,或者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华为成功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