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最著名的美军“斯帕姆午餐肉”罐头,其生产商“荷尔美公司”战争期间生产几亿盒(一说是十几亿盒)之多,“斯帕姆午餐肉”的味道与现在的午餐肉没有多少区别,只是略微咸一些,原因是战士们大运动量过后需要补充盐分(钠)。“斯帕姆午餐肉”由于生产简单、包装排列整齐、里面固体物填充比例高,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极小,所以它伴随美军到达任何战场,但是“斯帕姆午餐肉”是美军厌烦的食品!这种味道与2块钱一根火腿肠类似的食物,完全占据了美军野战配给的主菜单的位置,几乎餐餐都能看到它,煮、煎、烤,夹在三明治里面……让人不厌其烦!而且这东西缺乏维生素,经常吃会出现嘴角和牙龈发炎的问题还会大便干燥……所以,美军对它没有丝毫的好感。
二战时期的军用罐头花色品种是很少的,而且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参战国生产的并不多,也不像现在的军用罐头讲究搭配、营养均衡……那时候吃罐头多数是为了吃饱后有体能,不讲究什么口味。根据吃过缴获美军罐头的志愿军老前辈们说,美军牛肉罐头开始吃还行,但是味道只是一个咸味儿和略微有点甜味儿(远不及我军的牛肉罐头),并且里面有大块的牛脂肪(军用畜肉类罐头为了保证体力都是这样制造)吃了一两次之后实在是难以下咽!最后在战线相对稳定后将其配合土豆萝卜炖煮配合食用…。
图片里圆形软包装盒状物体就是“软罐头”,通常都是含固体物较高的肉类鱼类或者果酱类。
现代军事医学营养学很发达,对于战士们的身体健康也有了高要求,在不能提供热膳食的条件下,野战食品当中的罐头要求采取小包装(通常在100 150克),品种力争多样性,鱼肉蛋和蔬菜水果、坚果仁…都会在野战食品当中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营养均衡,不至于出现因为饮食不当造成的体能下降和非战斗减员。
“浅盘集体野战口粮”,也属于软包装罐头一类的食品,就是把各种在后勤加工厂配置的菜,比如:红烧肉、虾仁、鸡块,甚至八宝饭、炒饭……先加工成六分熟或者全熟,然后装在厚食品袋内进行真空杀菌处理,再外包装储存,可以在野战条件下使用炊事车或者简易灶加热后食用……是班排作战小队的集体伙食。
军队的指战员也和我们常人一样,对于热食品有着先天的热爱,俗话说:一热顶三鲜!热的炒菜,热的炖菜、热大米饭、热面条……人人都喜欢吃,战士们也不例外!这些热的食物是罐头食品永远也比不上的!随着军事后勤保障的更加完善、保鲜技术的更加提高,军用罐头将来会越来越有营养,越来越符合口味的要求!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军用罐头也是军粮的一种,想把题主的问题回答明白,我们还是顺着历史线来说比较好。
军粮
![](http://imgq8.q578.com/yx/0604/c2bc127852f2e49a.jpg)
在过去说后勤,其实就是在说军粮的运输。没有军粮的部队,就算是战斗力再强,崩溃也是在一朝一夕之间。
那么最早的军粮是什么?到现在已经没法说清楚了。
在古代也没什么罐头不罐头,大多数都是农作物,这里边算得上王牌军粮,要属小米了。
小米在干燥的环境下,储存的时间比较长,再有就是各种干饼,泡饭什么的。
比如陕西的锅盔,其实就是一种最早的军粮;茶泡饭,就是把大米弄熟了之后,再进行干燥压缩,吃的时候,切一块弄点热茶水这么一泡,一顿饭就能解决了;光饼,据说是当年戚继光抗倭的时候,研发的一款军粮,就是干烧饼,中间弄一个孔,平时用绳子穿起来,如今已经成为了福建地区的一道美食了。
![](http://imgq8.q578.com/yx/0604/0b68d20d4706dbb2.jpg)
所以很多地方上的小吃,其实就是过去古代的军粮。
那么时间走到近代之后,就出现了更加方便的军粮,就是题主说的罐头。
罐头的出现,不仅让军粮变丰盛起来,士兵的营养也就跟上来了。
老话说得好,营养上去了,干活才不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