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给我们吃,第一次吃新鲜,可吃多了就烦透了。毕竟我们中国是以淀粉为主要食物的国家,而且饭菜还要做到色香味俱全的程度才成。
这还不算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条,有些小细节还不一样。
所以我们中国的军用口粮,相对来说是比较丰盛的繁多的。
过去一说军用口粮中的蔬菜,下意识的都认为是脱水蔬菜,这东西真心不好吃,但为了补充营养也只能凑活了。
时间走到现在,我们已经可有了罐头蔬菜,这种罐头蔬菜可不是走一般罐头工艺的蔬菜罐头。
一般工艺的罐头蔬菜和脱水的一样,嚼起来和海绵没多少区别。
据说利用新工艺制作的罐头蔬菜,口味可以达到90%以上的称赞度。
这方面,我们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当然了,相对来说,我们的口粮还不够好。
目前军用食品系列化程度最高是美军,有一百多个品种,适合普通士兵使用的标准B口粮,还有适合伤员使用的医用B口粮,保障高机动性部队的T口粮等等。
虽然有差距吧,但我们也会逐步完善起来的,毕竟保卫国家的战士,至少餐盘里的食物,要丰富多样起来才是最实在的。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战场上的军人可以一天不打仗,但是除非情况极端危急,绝不能一天不吃饭。在行军的状态下,很多时候厨房都没法开工,所以士兵需要随时供应可以随身携带、方便长期储存的食物。罐头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几乎成了士兵天天要面对的东西。二战至今罐头的发展很快,从几十年前的二战到今天,罐头变成什么样了呢?
抗战前我国还没有能力为军队生产大量的军用罐头,主要依靠缴获日军和西方国家支援。在西方国家,最重视士兵口粮的就是美国了。美军的C口粮,可以作为当时罐装军用食品的代表。
一份C口粮里面包括什么呢?就像食堂饭菜分荤素一样,C口粮分成M单元、B单元。M单元主要是肉类,分别是扁豆猪肉、土豆泥肉和蔬菜炖肉三种选择。B单元是一块巧克力、3块饼干、3块糖果,还有一小袋速溶咖啡。有时候B单元会被替换成面包甜品罐头。
看起来味道应该会不错。但是实际上士兵们对这些罐头非常反感。M单元和B单元都是用一个马口铁制成的圆柱形罐头,每个重340克。即使只带一天的口粮,士兵也要拿着6个这样的罐头行军,很多士兵都觉得这些东西碍事。另外,因为战局紧急,官兵不得不连着很长一段时间吃C口粮这事实上是很不营养的,士兵们通常看着都烦。
今天就不太一样了。美军今天使用的是MRE口粮,罐头的金属外壳换成了软包装,里面有主食、配菜、甜品、饮料等等东西,还有可以供士兵自己加热的器件。条件真是好了很多。但是,美军还是不把MRE放在眼里,甚至管它叫“敌方人士”(Mr.Enemy),说白了还是太娇贵了。
罐头是保存食物的一种革命性的发明,有了罐头,真正的实现了新鲜食材的长时间保存。
最早发明的罐头还是在拿破仑时期,但是这个时候的罐头还是一个雏型,用来存放食物的容器还是玻璃罐或者陶瓷材料,不能经受磕碰。到了英国人发明了用马口铁制作罐头的外壳,现代意义上的罐头终于问世了。
罐头问世以后,作为军队采用的却不是很多,一直到了一战,法军还是每个班自己开火做饭,德国人则是用马匹拖着面包烤炉,英国人倒是有一些罐头,但是这些罐头大部分是士兵家里寄来给士兵改善生活的,当时各个国家还是主要使用埋锅造饭的伙食保障方式,当然我个人觉得现做的饭菜就是比罐头好吃。
到了美国人参战,凭借着美国国内巨大的生产能力,不但是补充了协约国人力,同时在各种物质上也极大的补充了协约国,其中就包括各种罐头。
真正是罐头成为军用食品主力的还是在二战时期,美国成为所谓的民主国家兵工厂,从美国本土,大量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各种罐头,当然最有名的是午餐肉,但是其实美军当时还是C口粮占据主导地位,C口粮基本上是6个小马口铁罐头,即便包括主菜,饼干等,最为常见的是肉丁炖豆子,据说这个是美国的国菜。C口粮这种设计一直影响到美军参加越战,基本上还是让士兵背着一大堆铁皮罐子作战,美国的这种做法也影响到其他国家,大部分国家都是大量启用马口铁罐头作为军用口粮,不过在菜品种类上有变化,但是那个铁皮罐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