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赐最应该被封王。刘赐自幼丧父,由刘秀的父亲刘钦抚养长大,跟刘秀亲如兄弟。刘秀北巡期间,刘赐不断给刘秀推荐人才,比如贾复、陈俊,就是刘赐推荐的。刘赐投奔刘秀后,也只被封为顺阳侯,那还是建武十三年的事。
2.建武十三年

建武十三年,全国统一战争结束,二月,刘秀下旨,集体给刘氏子弟降封,理由是他们与皇帝的亲缘关系疏远,其中包括:
- 叔叔刘良,被降封为赵公;
- 侄子刘章,被降封为齐公;
- 侄子刘兴,被降封为鲁公;
- 真定王刘得,被降封为真定公。
很显然,刘秀传达了一个信息,除了皇子,所有人都不能被封王,王爵应该回到皇帝直系一脉的轨道中来。

果然,建武十五年,刘秀先册封儿子们为公爵,建武十七年,又改封所有的儿子们为王。至此,东汉帝国的王爵,全部由光武帝的儿子们占据。
当然,刘秀在给西汉宗室子弟降封的同时,又学习王莽,下令给所有绝嗣断封的刘家子弟续封,合计封侯137人。
总的来说,西汉宗室子弟的运气相当好,在王莽代汉期间,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礼遇。刘秀建立东汉帝国后,虽然不如王莽大方,但是在“普及面”上,还是做到了“恩泽四方”。

从西汉到东汉,刘姓的宗室已经繁衍了十几万之多,但是西汉的时候有推恩令,就算是刘姓宗室,过上五代时间,就跟平民基本没有多大区别了。
刘秀是刘邦的直系后裔,是被封在河南南阳的没落皇族后裔。当刘秀统一天下的时候,西汉宗室有一部分被王莽杀,即便那些没有被王莽杀死的刘姓宗室,刘秀只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给予爵位,良田和美宅。但是不再让这些宗室们触碰军政大权。
对待那些西汉宗室,已经是皇帝的刘秀基本上只是安抚优待他们。他采取“先封,再降”的方法,把宗室都打压干净。年长一辈的就封公,平辈或者不清楚辈分的就封侯。没有封国给西汉宗室,王国只封给刘秀最亲的直系。对于那些和刘秀亲属关系比较远的,但是来归顺刘秀的,如光武帝建武元年,宗室刘茂自称为“厌新将军”,率众降,被封为中山王。对于和刘秀亲属关系比较近的,族叔,,族兄弟,堂兄弟什么的都封王。如建武2年,封叔父良为广阳王,兄子章为太原王。
求关注点赞。喜欢文史趣闻的可以关注我,每天精彩历史小故事
西汉灭亡以后,王莽宣布废除了汉朝皇室的爵位与世袭特权,因此引来了众多汉朝皇亲的不满。一些有兵权、有土地的汉朝皇亲,公然与王莽对着干。
公元9年,太皇太后王政君(汉元帝的皇后)的亲侄子、大权臣王莽篡位称帝,他废除了西汉的末代皇帝刘婴,建立了“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新朝时期,国内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而王莽建立的新朝仅仅存在了14年就灭亡了。西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是南阳刘氏家族的刘秀取得了天下,建立了东汉王朝,居然把汉朝的国运又延长了将近两个世纪。
这位“位面之子”取得天下之后,对待老刘家的远房亲戚们还是不错的。
当初王莽称帝时,曾发布诏令废除了刘姓皇族的爵位。刘秀称帝以后,对于一些归顺自己、建国有功的皇室宗亲,还是给予了他们恢复自家爵位、加官进爵的待遇。
因此,东汉光武帝刘秀不仅对待功臣宽厚,而对待那些与他争夺江山的刘姓皇室后裔也比较宽厚,他虽然先后消灭了皇室宗亲刘盆子、刘杨等割据势力,但都没有痛下杀手、株连其家人。

刘秀本人是西汉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在关系上距离西汉的皇族嫡系血统已经十分遥远了,只能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室远房亲戚。在尊卑有序、嫡庶有别的宗法制面前,刘秀作为刘家庶出后代的庶出后代,在原则上是没有太高的皇室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