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食物营养

浙江人爱吃的大黄鱼和小黄鱼,到底有何区别?

常驻编辑 食物营养 2022-07-25 大黄鱼   小黄鱼   浙江人   舟山   黄花鱼   黄鱼   名菜   温州   浙江   传统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人因地制宜,总能发现,最美妙的食物,山海之味,了然于胸。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浙江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之便利,让浙江人吃遍了海鲜,要说浙江人最爱吃的鱼,不得不说,大黄鱼和小黄鱼,这两种鱼,一字之差,究竟是不是一种鱼?二者到底有何区别?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黄鱼小时候就是小黄鱼吗?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黄鱼长大后就是大黄鱼吗?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很多人以为,大黄鱼和小黄鱼是同一种鱼,只是个头大小不同,才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有这种误解的朋友,可能不在少数,特别是内陆地区的朋友,只闻其名,不知大黄鱼和小黄鱼之间的区别,事实上,大黄鱼和小黄鱼,完全不是一回事,属于两个不同品种的鱼。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黄鱼和小黄鱼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黄鱼,也叫大黄花鱼,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事实上,中国人捕捞、食用大黄花鱼的历史由来已久,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海产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又名大王鱼、大鲜、石头鱼、黄瓜鱼。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别看别名挺多,最广为人熟知的,还是大黄鱼和大黄花鱼这两个名字,这种鱼,除了食用价值,还有药用价值,在浙江,每逢重要的节日,都要准备大黄花鱼,也算是一种饮食文化传统了。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黄鱼,又叫小鲜,这种鱼,体长比大黄花鱼短,不管怎么长,也长不出大黄鱼的个头,但是,大黄鱼的鳞,反倒是较小,背鳍起点与侧线间有8~9个鳞片;而小黄鱼的鳞片,反而大一些,从背鳍起点到侧线间有5~6个鳞片。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再说分布,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小黄鱼分布较为广泛,在东海、黄海和渤海还有朝鲜半岛西岸海域,也就是说,在山东沿海,也有小黄鱼,但是,大黄鱼就不像浙江、福建的沿海那么容易捕捞了。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浙江舟山渔场,也是小黄鱼的盛产地,当然了,舟山人对大黄鱼,更是情有独钟,在吃法上,大黄鱼和小黄鱼,也有一些不同之处。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浙江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烧一条大黄鱼,就拿端午节来说吧,端午节吃什么?当然是粽子,不过,浙江有吃“五黄”的传统,什么叫五黄呢?五黄就是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可见黄鱼在浙江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一般来说,能用大黄花鱼最好,特别是宴会上,大黄花鱼堪称压轴菜。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一点,在温州最能体现出来,当地人过年,可以把大黄花鱼当作年礼,结婚的时候,大黄花鱼属于压轴菜,主人和客人都觉得喜庆,有面子,对于大黄花鱼的这种痴迷,近乎痴狂,这可能跟当地的风俗有关,大黄花鱼,俗称黄金龙,人们认为,这种鱼,寓意富贵吉祥,有些老板,不惜高价购得,据说,有人捕捞了一条9.8斤的大黄鱼,卖出了14.8万元的高价,这还是2017年的事情。就说今年吧,多家媒体报道,浙江一渔民,一网捞起2450多公斤野生大黄鱼,最终以957万天价成交。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黄鱼肉肉质松散,滑嫩,刺少,小黄鱼肉质紧致,鲜嫩,刺多,如果做菜,宴席上,都是用大黄鱼,适合焖炖红烧,而小黄鱼,适合煎炸。在浙江省,跟黄鱼有关的名菜,主要有苔菜拖黄鱼、咸菜大黄鱼、黄鱼鲞((xiǎng)、大汤黄鱼、红烧大黄鱼、炸溜黄鱼等等,多为宁波、舟山、温州的吃法。jE2拜客生活常识网

像苔菜拖黄鱼是宁波传统名菜,这里的苔菜,不是北方人说的那种“苔菜”,而是宁波产的苔菜,其实就是浒苔,海苔。

相关阅读:

  • 预制菜上餐桌,安全和美味得“在线”
  • 为什么宁波野生的大黄鱼这么贵?
  • 俏江南,34款精美菜品赏析,吸睛又吸金
  • 1年吃掉100万吨!带鱼捕获量逐年下降,它会像大黄鱼一样枯
  • 入秋后吃海鲜,少吃梭子蟹,多吃“5样”,肥美还便宜,不懂可
  • 春天多给孩子吃这鱼,纯野生,肉多刺少营养高,煎一煎就好吃
  • 世界上最昂贵的10种海鲜,吃过其中一种就算有钱人,你吃过
  • 小黄鱼是不是很多刺
  • 小黄鱼多少钱一斤(3斤以上大黄花鱼的价格)
  • 鱼干怎么做好吃(干货小黄鱼的家常做法)-冻黄花鱼怎么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