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追求吃饱。
现在,我们希望吃好。
吃好,到底有多重要?
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疾控中心,在《柳叶刀·公共健康》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结果表明:30岁前保持5种低风险生活方式或能延长预期寿命,其中一种便是健康的饮食。
研究人员制定了一个饮食评分标准:每天都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一星期内有多少天吃红肉,每周吃鱼的次数是否超过一次,每周吃豆类的次数是否超过4天次。每满足一项就能加一分,以此评定受观察的志愿者们是否达到健康饮食的标准。
那么,怎么吃才是有助延长预期寿命的健康饮食呢?挪威的科学家给出了一条公式。
改一改饮食模式,有望延寿十年
食物的类型有很多,但不同的食物,其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都是有差异的,甚至连食物的搭配也是一门学问,究竟要怎么吃才算是可延长预期寿命的健康饮食呢?
这项发表PLOS Medicine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寿命计算器”,这是一个在Meta分析、生命表法等数据的基础上设立的与饮食相关的寿命预估模型。其中,研究人员设定了3种较为主流的饮食模式,一是典型的西式饮食,包括含糖饮料、红肉和加工肉类、精制碳水化合物;二是优化饮食,包括蔬菜水果、豆类、全谷物和坚果;三是可行性饮食,处于前两者中间地带。
经过模型研究对比,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若美国人从20岁起,用优化饮食逐步替代典型的西式饮食,那么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能增加13.0年、10.7年。也就是说,有助延长寿命的健康饮食搭配是豆类、坚果、全谷物、少量的红肉或加工肉组合的优化饮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很好奇,这种优化饮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否也适用呢?
接着往下看数据。
如果一个国人从20岁开始进行这种饮食模式,他的预期寿命也是会延长的,其中男性平均可延长7年,女性平均可延长5.9年。
而且,无论是处于哪个年龄段,更改健康饮食都不晚,即使已经80岁才逐步更改为优化饮食,寿命同样也能延长2年左右。
各类食物,老年人具体该吃什么?
1、主食
在我国,以大米为主食的老年人占比例达到68.2%,我们可通过主食种类来关注老年人身体的健康情况,分别以杂粮、大米和面粉为主食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比例达到78.6%、76.3%、71.9%,由此可见,杂粮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好处。
2、新鲜蔬果和食用油
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量跟老年人健康程度成正比。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维生素大部分源于新鲜的蔬菜以及水果,由于颜色、气味和独特的香味而刺激老年人食欲,有助于消化。
3、食用油
我国老年人烹调油以植物油为主,跟以猪油为主的老年人相比,健康程度高达2.4%,所以植物油比起猪油而言,更益于健康。
4、经常食用的食物
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除了水分、维生素和蛋白质以及糖类外,也包括脂肪、矿物质等。据相关数据显示,老年人每天都吃蛋类、大蒜、坚果、茶、豆制品等,身体会更健康。
综述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的饮食模式,对比看看目前的饮食是否健康,若是还不够健康,则需要做出改变了。建议饮食中以全谷物为主,多吃新鲜蔬果和豆类,每天吃一小把原味坚果,严格控制加工肉类摄入,最重要的是坚持健康的饮食模式,让“通过饮食帮助延寿”不再是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