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苦的坚果

坚果一旦变质也可能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味道发苦,假如在吃坚果类零食时感到味苦,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同时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之间极易牵连霉变,因此剩下的坚果零食也最好一并丢掉。
2、发霉的玉米
在收获、贮存粮食的过程中,玉米容易发生霉变而遭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玉米的胚部体积大、含水量高,再加上含糖也较多,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非常容易遭受黄曲霉毒素的感染,如果发现玉米已经发霉,最好不要再做食用处理了。

3、自榨油
一般来说,食用油在精炼过程中,大多数的黄曲霉毒素都会被去掉,而自榨油不进行精炼,如果使用了已经霉变的花生或玉米等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油也会含有黄曲霉毒素,因此大家在平时尽量减少使用小作坊自榨油。
4、久泡的木耳
黑木耳本身无毒,但长时间泡在水中容易引起细菌繁殖,遇到高温天气,细菌繁殖速度就会变快,加上泡发过程中,细菌、霉菌也可能会污染木耳,加速导致毒素产生。霉菌毒素的危害更大,最常见的是黄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

如果不小心误食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出现了中毒迹象之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洗胃,催吐,灌肠,同时应积极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变化。
在这期间患者一定要多喝水,促进药物的代谢和吸收,平时也要预防中毒情况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吃发霉变质的食物,营养均衡,定期体检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