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是北方人必不可缺少的,主食,很多人会自己在家蒸馒头蒸馒头的时候,我们会一次蒸上一大锅,当然不会一次吃完,这个时候就选择将馒头放进冰箱当中储存。
现在冰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有一些人喜欢将馒头放进冷冻层,下一次再热一热吃,就好像新蒸的一般,有人说冷冻的馒头是不能吃的,超过三天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真的是这样吗?
01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菌所产生的,其他的曲霉菌和青霉菌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最常见存在于各种坚果土壤动植物当中,尤其是那些容易被污染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粮油食品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主要损伤我们的肝脏,它的中毒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三种。
如果是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肝损伤比较严重,会出现消化道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水肿,昏迷以及死亡的症状。
如果是慢性中毒,长期小剂量摄入就会造成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肝脏慢性损伤,比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
还有一种是致癌性。黄曲霉毒素也是目前所知的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世卫组织已经将黄曲霉毒素纳为一级致癌物。
02
冷冻的馒头不能吃?超3天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真相是咋样的?
之前网上有一篇关于馒头冷冻后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文章传的沸沸扬扬,在这篇文章当中提到馒头如果在冰箱当中冷冻储存超过三天,就会滋生黄曲霉毒素,吃了会致癌,导致很多人不敢吃长期冷冻的馒头。
事实这个传言是不科学的,冰箱的温度非常低与黄曲霉毒素容易滋生,环境的温度相差甚远。
馒头是一种湿制品,里面会有一定水分,的确是容易滋生霉菌细菌,黄菌霉的,部分霉菌以及所产生的毒素食用之后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不过黄曲霉只适合在12~42 的温度内繁殖,除此之外对于湿度的要求也比较严苛,为78% RH。
但是对于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一般是在零下18摄氏度左右,湿度小于75%RH,所以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冰箱当中的环境都不适合黄曲霉的生长。
只要保证馒头是鲜鲜的,在放入之前没有被污染,冰箱内的环境是干净卫生的,那么即便放一个星期,也不太可能滋生黄曲霉毒素。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馒头放进冰箱的冷冻层都不会发生变质,如果在冷冻之前已经发生了变质或者冰箱当中有致病的微生物污染,也可能会导致馒头发生污染,所以吃馒头之前大家还要仔细观察一下,如果馒头出现了变质的情况,就不能继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