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总结
1、在长期与红色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想获得一份合格的血清样本,采血后需要将样本颠倒混匀,不管是静置于室温还是孵育箱都需要再次混匀直到血液凝固,有清晰的黄色血清析出时再离心方可得到合格得血清,如下图:

↓↓↓↓↓↓

血液凝固,血清析出,离心得到合格的血清
2、假如采血后不颠倒混匀,直接静置于试管架上,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受到重力作用自然沉降。离体后的血清通过凝血机制发生凝固,如下图:

+++++

血液细胞成分和血清分离,血清凝固 这样的样本是无法通过离心获得合格的血清。
一份合格的检验报告需要检验科医务人员做好分析前质量保证、分析中质量保证、分析后质量保证。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患者的检验结果。本文通过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两个典型案例和日常工作总结,提出一点有参考意义的分析前质量保证的方法。当然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我们只有做好每一个步骤才能够 "检以求真"!
来源:检验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