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粥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230条

常驻编辑 养生粥 2022-12-02 伤寒论   葛根   之义   淋巴液   太夫人   芒刺   淋巴管   项背   芒硝   素问   津液   舌苔   柴胡   水道   大便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230条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部病辩证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少阳病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少阴病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部证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柴胡汤证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钱氏云:此亦阳明兼少阳之证也。上文虽潮热,而大便反溏,小便自可也。此虽不大便,而未见潮热,皆为阳明热邪未实于胃之证。不大便为阳明里热,然呕则又少阳证也。若热邪实于胃,则舌苔非黄即黑,或干硬,或芒刺矣。舌上白苔,为舌苔之初现,若夫邪初在表,舌尚无苔。既有白苔,邪虽未必全在于表,然犹未尽入于里,故仍为半表半里之证。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程氏云: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自是大柴胡汤证也。其用小柴胡汤者,以舌上白苔,犹带表寒故也。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尾台氏云:阳明胃实证,舌色多黑。若未至于黑,则必煤黄色。此条虽称阳明病,实为阳明少阳并病,是以有白苔。苔本以黑为义,故加一白字也。《素问•五藏生成篇》云:“黑如饴者死。”此虽非论舌色,亦可借发胎字之义。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又云:阳明病发潮热云云,阳明病胁下硬满云云二章,盖所谓少阳阳明并病也。此等证,多有宜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者,临处之际,宜注意焉。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刘栋云:上焦得通以下,后人之注,误混本文也。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渊雷案: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焦得通四句,谓小柴胡通上焦之药,三焦决水道之官,上焦通利,水道无阻,则胃府自润,大便自通。其病亦取柴胡汤通常之瞑眩,以汗出而解(参看百六条之解释),证虽不大便,无须用大柴胡也。盖手少阳之府为三焦,本论六经,虽与素灵之经脉不同科,犹时有相似处。譬之高曾云礽,性情面貌虽异,其遗传痕迹,固有存焉者耳。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太炎先生及祝君味菊,皆谓三焦即淋巴系,今观柴胡汤少阳专药,而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则其说良信。虽然,胸胁为上焦部位,胸胁部之淋巴管肿硬而苦满,谓小柴胡通利上焦,是也。若谓胃气之和因津液得下,则恐末必。淋巴液还流虽畅,无下入胃肠之理,盖胁下硬满未解时,正气竭全力以救胸胁,故内则不大便,外则不汗出。胁满既解,则大便自通,汗亦自出。旧说谓少阳为枢,柴胡转枢,正是此理。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麻疫一哈》云:太夫人龄四旬有五,夏四月,患麻疹,其证或发热,或不发热,时或头目疼,项背强而疼烦(案:即百三条之颈项强也),或如疟状而无汗,郁陶不怡,饮食渐减,如是者六七日。初进葛根汤,不知。按其腹状,胸肋烦闷,胁下微痛,痼瘕如盘,应指而痛,大便秘结,小便短少,更进小柴胡汤及三黄丸,大便快利,汗出如流,疹子随汗而出。疹收后,唯治痼瘕,诸证全退,健履倍故云。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e5u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阅读:

  • 一水果被誉为“天然白虎汤”,夏天防暑消暑常吃它
  • 白粥喜欢加咸菜还是白糖?
  • 仲景治身痛证十法探析
  • 健康术语
  • 金匮要略学习笔记
  • 《经方的语言》学习笔记1
  • 一味中药是解决腹中气机胀满特效药,温胃肠下气痰,加强胃
  • 气顺了,身体就不疼了!仲景四味药的顺气方,让你一身顺遂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桂枝汤证第95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桂枝汤证第42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