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粥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抵当汤证之第124条

常驻编辑 养生粥 2022-12-02 山田   桃核   下法   伤寒论   浮石   水蛭   桃仁   伤寒   大黄   膀胱   所以然   小腹   肠胃   大便   中医   医生   瘀血   太阳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抵当汤证之第124条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里部病辩证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阳明病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太阴病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部证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合病、合证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6、抵当汤证 阳明厥阴合证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玉函》,六七作七八,硬满作坚而满。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山田氏云:此辨太阳病有蓄血者,比桃核承气证一等重者也。彼则小腹急结,此则小腹硬满。彼则如狂,此则发狂。彼则汗后,此则下后,自有差別也。桃核承气证其血自下,其为瘀血之病,不俟辨明矣。此则血不下,故因小便利不利,以断其为瘀血也。桃核承气,主治伤寒病中热邪结于下焦,而其血为之不行,滞而为瘀者也。抵当汤丸,主治其人本有瘀血,而热邪乘之者,故阳明篇曰:其人善忘者,本有久瘀血,宜抵当汤(二百四十二条——237条),其有别如之。此下焦本有积血之人,适病伤寒,而其热乘瘀血,秽气上而乘心,令人发狂者也。由此观之,虽丈夫,亦有积血之疾,自古而然,但不及妇人最多已。言太阳病六七日,下之后,表证仍在,头痛、发热、恶寒等仍在,其脉微而沉者,当变为结胸。大陷胸汤条云,“脉沉而紧”,可见结胸其脉多沉。今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此为热乘其蓄血。试看小腹虽硬满,小便则快利如常,可以决蓄血无疑而下之。何以知其经攻下?以仍在二字,及反不结胸四字,知之也。下篇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可见结胸必是下后之病矣。今此证,下后脉沉而不结胸,故曰反也。再按伤寒下法,种种不同,咸待其表解,而后下之。今此条,表证仍在,而用下法者,何也?以其脉既变沉微也。若犹浮大者,末可下之也。下条云,“太阳病,身黄,脉沉结”,亦以脉决其表之假在,而实则既解也。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钱氏云:邪不在阳分、气分,故脉微。邪不在上焦胸膈而在下,故脉沉。热在阴分、血分,无伤于阳分、气分,则三焦之气化仍得运行,故小便自利也。其所以然者,太阳以膀胱为腑,其太阳在经之表邪,随经内入于腑,其郁热之邪,瘀蓄于里故也,热瘀膀胱,逼血妄行,溢入同肠,所以少腹当硬满也。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汤本氏云:误下而表热内陷于下腹部,与素有之瘀血合,而作少腹硬满,其余波波及上部,令人发狂也。其热专迫血,不与水相结,故在上不为结胸,在下不为小便不利也。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刘栋云:所以然以下十五字,后人之注,误入本文也。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渊雷案: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条山田之说最精当,钱氏解脉沉而微,亦佳。惟恶寒(表证仍在)而脉沉微,有似虚寒,以其发狂,且少腹硬满,故知非虚寒证,而为蓄血证也。钱氏所谓气分、血分者,盖宋元以后之术语。气分谓官能病,血分谓器质病。官能为阳,器质为阴,故气分为阳分,血分为阴分也。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本非仲景语,钱氏之解,亦殊难证实。要之,瘀蓄究在何脏器,又以何种机转而排泄于大肠,皆不可知也。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抵当汤方: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水蛭(熬),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L0x拜客生活常识网

《温疫论》云:案伤寒太阳病不解,从经传腑,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结不行者,宜抵当汤。今温疫起无表证,而惟胃实,故肠胃蓄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当汤,行瘀逐蓄之最者,无分前后二便,并可取用。然蓄血结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当汤。盖非大毒猛厉之剂,不足以抵当,故名之。然抵当证所遇亦少。

相关阅读:

  • 小栗旬与山田优约会被拍 十指紧扣牵手散步好甜蜜
  • 小栗旬今年春天再当爸 与山田优第四个孩子出生
  • 中秋
  • 女排世锦赛日本3比0零封捷克,取得两连胜,古贺纱理那20分
  • 文案|可以收藏的高质量文案
  • 我回你是秒回,你回我是轮回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桂枝汤证第95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表部厥阴病之桂枝汤证第42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小青龙汤证第41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白虎汤证之第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