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一见到它就发怵!教你古法自制驱蚊神器,安心过夏天
有网友说,现在买临期食品是一种消费降级现象……
这说法,我可就不同意了!买临期食品,对我等省钱小能手来说,就是——
以一个很(相当!)实惠的价格,买到平时觉得太贵不划算的食物,所以我更愿意把这称为“买到就是赚到”~
我常去的家附近那个超市,会有一个临期产品处理区,上面经常放着煲汤干货呀、调味品呀、酒水饮料、还有一些熟食之类的,大部分还有有3个月到半年的保质期。
像干货调味品这些,买之前先检查包装,看看真空的是否有漏气,外面有没有破损,再闻闻有没有异味,瞅瞅有没有长虫之类的。
如果是酱料腌料这些含水油的,变了质是闻得出来,也看得见的(会发霉)~
也有些临期食品,还得看看自家的消耗速度,过期前吃不完的,就别考虑了!
比如酸奶这些,保质期短一些,密封性比较好的,我一般是会买回去的,放冰箱低温保存,保质期之内就可以消灭掉它的。
但牛奶就不行!亲身经验告诉你,有一次我买了还有三个月过期的牛奶回去,喝到里面已经有一些固体结块,哪怕你知道它还没过期,但心里总会觉得膈应。
后来我猜测是因为,超市的牛奶一般都常温摆放着,气温一高就容易提前变质,这些外包装可看不出来的!
熟食,还有那些促销的面包,我不太会买。没有看着比较安全的包装,加上生产出来和空气有了一段时间的接触,过不了心理这一关,再优惠也不能买!
照我家老公说的,吃坏了去看病的钱更贵~
说到这个,想起那家叫钱大妈的生鲜,他们家的肉菜,过了晚上8点之后,90%的菜品都会打折,时间越晚,折扣就越大。
我偶尔下班路过了,会去看看有没有靓货。
不过通常晚了去,店里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剩菜脚”咯!能接受的就可以买,买回家也尽快食用最好~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我的临期食品购买经验:一定遵循“按需购买、尽快食用”的守则。
可不能贪便宜就随便乱买,否则算下来,还是花钱买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