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吃肉首选它!滋阴温补不上火,随手一焖香喷喷
乞巧节,七夕的另外一个称呼,不过跟现在的“情人节”不同,原本只是一个纯属祭祀祈拜的节日。
加上我国的传统历法中,有重日为节的习俗,像正月初一是春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等。
七月七日也属于重日设节,起源跟后续的演变也跟爱情没啥关系。
但跟我们女孩子倒是有很大的渊源,在古时,七夕是女性独有的节日。
妇女会在7月7举办各种乞求智巧活动,所以也被称为乞巧节。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除了玩也有吃,七夕的应节食品中,巧果最为出名,又叫乞巧果子。
现在流行的七夕,倒是变成了一个极富有烂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倒是弱化了许多,有些地方也都不流行了。
果然人类的本质是八卦,带有戏剧性的爱情故事倒是永盛不衰。
光从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我国的传播度就能知道,家里的小朋友都嚷嚷着晚上要看牛郎织女星相会。
看星星倒也“返璞归真”了,牛郎跟织女最早就是以星星的形象出现,后来才慢慢“人化”。
现在大家熟悉的牛郎织女故事,是前人不断的充实跟完善的版本。
期间流行的故事各有版本,我看过一版画风有点迥异,给大家分享一下:
讲的是天帝的女儿织女住在银河的东面,每年都辛苦织出漂亮的云锦来装扮天空。
老父亲可怜女儿一个人生活,就让她跟住银河西面的牛郎结为夫妇。
结果织女是个恋爱脑,结婚之后就把织云锦给荒废了,活也不干了!
天帝一瞧,这还得了(公然不把你爹我放在眼里),我得生气一下,罚你们夫妻每年只能见一面好了!
还有个传说也挺沙雕,讲的是织女自己偷偷跑下凡跟牛郎在一起,她母上大人,也就是王母娘娘觉得牛郎:“你不配当仙女的老公”。
强行把织女带回天庭,让喜鹊去告诉牛郎,每7天才能见一次织女;
结果喜鹊多传了一个字“77”,就变成每年7月初7 牛郎织女相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