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饮食?听听医生怎么说!
那是在内分泌科轮转的时候,有次跟着主任去查房,一个病人的早餐前的血糖10mmol/L,餐后血糖19moml/L,连续三天的血糖都在这上下波动,中午接近正常,就很纳闷。病人也表示焦急,药也在按时吃,胰岛素也是按时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已经比较大了。就在讨论病情的时候,家属带着糍粑和稀饭来了病房,主任就问家属,病人也吃糍粑和稀饭吗, 家属回答说是啊,不敢给他吃太多,又怕他太饿。主任说他是不能吃糍粑的,太油了,难怪这几天早餐血糖一直降不下来,糍粑这种油性食物会对他的血糖造成影响, 病人就问那我该吃什么,该怎么吃呢,晚上也特别饿。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糖尿病患者到底该怎么吃。
首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都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
合理控制总热量:就是指适当控制吃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每个糖尿病病人的每天需要的热量是不一样的,这个也是可以计算的。 每天需要的热量=理想体重x热量级别,理想体重=身高(cm)-105,热量级别根据不同体型的病人活动量选择。超重[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亚洲标准≥23]的糖尿病人, 静息状态下的热量级别为15(千卡/公斤体重),轻体力20-25,中体力30,重体力35;正常体重[BMI亚洲标准18.5-22.9]的患者, 静息状态下的热量级别为15-20(千卡/公斤体重),轻体力25-30,中体力35,重体力40;消瘦[BMI亚洲标准<18.5]的患者, 静息状态下的热量级别为20-25(千卡/公斤体重),轻体力35,中体力40,重体力45-50;举个例子一个身高175cm、体重75kg的农民,体型75/1.75的平方=24.5属于超重,重体力活 所以热量级别是35,理想体重175-105=70,每天需要的热量70x35=2450千卡。
平衡膳食,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脂肪、油类和糖要少吃;肉蛋类如热火腿猪肉、鸡蛋、鸭蛋,鱼、虾,豆制品如腐竹、大豆、豆浆,牛奶等需适量的吃;水果类如苹果、香蕉、葡萄、 梨子等,蔬菜如绿叶菜、冬瓜、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山药等可以多吃。
制定饮食计划,称重饮食,定时定量进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要搭配着吃,以55-60%碳水化合物,15-25%蛋白质,<30%的脂肪以这样的比例作为参考。 1g碳水化合物可产生4千卡热量,碳水化合物来源于①谷类:面食、大米和五谷杂粮,②糖类:葡萄糖、白砂糖、水果糖等,③水果类:苹果、梨子、桃、桔子等,④部分蔬菜。 1g脂肪可产生9千卡热量,糖尿病人日常生活中尽量应用植物油和鱼类脂肪,少吃禽畜肉类脂肪,每日摄入量应少于总热量的10%。 1g蛋白质也可产生4千卡热量,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体重(kg)x0.8~1.2g,其中优质蛋白应占1/3,如鱼、海产品、瘦肉、低脂饮品等。
少量多餐,每日3-6餐。比如之前那个农民一天需要2450千卡,如果血糖控制尚可,一天三顿以早1/5、中2/5、晚2/5的比例,即早上490千卡,中午980千卡,晚上980千卡。 如果血糖控制欠佳,一天六餐侧重早中晚三餐,剩余热量可以分配到早上9-10点、下午2点半-3点半,晚上9-10点。
有的人就晕了,千卡千卡的又看不懂,到底是多少大米多少菜呢?
每份谷薯类供蛋白质2g,碳水化合物20g,热量90千卡。即25g大米、小米、糯米、薏米可以提供2g蛋白质,20g碳水化合物,热量90千卡。与这一份谷薯类食物提供相同的物质的还有: 一份25g高粱米、玉米渣、面粉、米粉、玉米面、混合面、燕麦片、莜麦面、各种挂面、龙须面,通心粉、干粉条、干莲子、绿豆、红豆、芸豆、干豌豆、油条、油饼、苏打饼干;一份35g烧饼、烙饼、馒头,咸面包、窝头; 一份150g湿粉皮;一份200g鲜玉米一整个带棒心。
毎份蔬菜类提供蛋白质5克,碳水化合物17克,热量90千卡。每份蔬菜是指一份500g大白菜、圆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茴香、茼蒿、芹菜、莴笋、油菜苔、西葫芦、西红柿、冬瓜、苦瓜、黄瓜、茄子、丝瓜、芥蓝菜、瓢儿菜、塌棵菜、雍菜、苋菜、龙须菜、绿豆芽、鲜蘑菇、水浸海带;一份400g白萝卜、青椒、菱白、冬笋;350g倭瓜、南瓜、菜花;一份250g鲜豇豆、扁豆、洋葱、蒜苗;一份200g胡萝卜;一份150g山药、藕;一份100g茨菇、芋头;70g毛豆、鲜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