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在经济、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更多的低成本、长期性的资金引导到绿色的发展领域,同时通过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合作,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胡晓炼在发言中表示,要以此次论坛成功举办为契机,支持西部地区绿色低碳新型产业发展、积极用好国家各项金融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加强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更好助力银川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在论坛上发言
江亿指出,碳中和情景下必须解决能源供给问题,第一是如何实现零碳电力的可靠供给和稳定运行,第二是从何处获得充足的零碳热量。黄河流域是发展零碳能源的重要基地,西部丰富的空间资源是发展风电、光电的主要基地,同时丰富的水电资源和蓄电资源,为风光电“打捆”来共同提供零碳电力。特别是西部农村屋顶的空间资源成为发展风光电的重要资源,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院士在论坛上发言
贺克斌表示,碳中和是对世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高气候风险将加剧气候灾害的频发,经济损失倍增。气候因素和现存三种化石能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因素加剧了各国在风光等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世界经济也正从能源资源依赖型向能源技术依赖型转变,技术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田开发工程专家袁士义在论坛上发言
CCS和CCUS是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技术,埋存二氧化碳潜力巨大,可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实质性贡献。其中,作为地质利用的二氧化碳利用途径中,CCUS-EOR(驱油—埋存)是目前最现实有效可行的减碳技术,油田是目前实施的主战场。充分利用油气田资源技术优势,与煤炭、电力、化工等碳排放企业合作,使CCUS/CCS规模化经济有效埋存二氧化碳,有望实现商业化运行,形成CCUS新兴产业链,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宝丰碳中和讲席教授罗开红在论坛上发言
双碳背景下的能源与动力系统发展也有很大空间,从燃烧和能源方面,致力于清洁燃烧技术,未来可考虑将捕集的二氧化碳与氢结合作为电子燃料,应用在能源系统和动力系统中,实现降碳;另外,进一步研究化学储能;第三,采用更多先进技术,使得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智能化。动力系统对燃料要求非常高,未来的发展一定是燃料、燃烧和动力系统一个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引进数字模拟方法,使之智能化,引进机器学习,能够使得它更好、更有效的指导系统的开发和优化。

欧洲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宝丰碳中和讲席教授唐军旺在论坛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