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杨福源

在论坛上发言
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能源转型几乎是必然选择。由于可再生能源风、光的波动性、季节性、地域性等因素,单纯依赖风光发电就必须要进行递阶性和地区性的转移。因此,以氢能为主要载体的长周期储能就成为填补10%用能需求缺口的重要解决方案。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中的根本性制约,根本问题就是西北和华北地区的大光伏和大风电的外运或消纳问题。零碳能源体系当中氢能具备三个重要角色:氢储能、氢原料和氢动力,绿氢绿电应用具有万花筒方案。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清华宝丰碳中和讲席教授徐明在论坛上发言
碳排放主体减排乃至碳中和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政策的强制性驱动和市场的非强制性驱动。例如国家制定的碳排放权交易,确定硬性指标来规范碳排放行为。而市场驱动因素,包括企业自愿排放,或消费者有对零碳产品的需求,将此需求传递到产业链上游,以实现减排。从市场驱动这个角度来看,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就是碳足迹,就一个产品从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制造,变成产品,产品使用到报废,在全生命周期里所产生的排放量加起来就叫碳足迹。企业核算、披露和减少碳足迹面临多重压力和动力,碳足迹未来可能成为工业产品的重要技术指标。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原董事长林辉在论坛上发言
氢能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氢交易平台资源配置,氢交易平台一定能够成为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设施。产业政策与产业技术成为氢能产业的双人舞,有效的金融创新成为产业政策与产业技术协同进化的润滑剂、催化剂。氢交易平台提供了氢能产业的要素流动和价值实现的场景。氢交易将以企业交易、政府交易、市场交易以及氢的商品交易、氢汇(HS)交易等形式存在,氢交易平台将实现信息披露、发现价格和樜杋控制的功能。

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在论坛上发言
黄河流域九省区既是过去中国工业化、能源保障和能源安全的主要基地,更是“双碳”经济目标达成的使命担当所在地。来自东部地区的装备产业如何支持中西部地区的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建设,以及如何推动实现西部的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要通过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产业应用的场景化实现成功的绿色发展。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在论坛上发言
黄河流域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将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特别是西北地区,蕴含十分丰富的煤、油、气、风、光、地热等能源资源。我国19个光伏发电领跑基地有一半以上位于或紧邻黄河流域。天合光能在黄河流域也做了很多的实践,包括建了电站等,我们提出了“光伏+储能+氢能的‘3+1’”战略以助力黄河流域实施高质量发展。